叛亂、自由、革命的火燄
- V for Vendetta / V怪客(三)
作者: totorojack (新‧龍貓森林)
原載: 新‧龍貓森林
日期: 2006/03/22
 

3.V怪客面具下的真實臉孔


    不管你喜不喜歡Matrix, the / 駭客任務,誰都不能否認Wachowski Brothers / 華考斯基兄弟是現今影壇最具個人風格的導演之一,當他們宣布要把V for Vendetta / 「V代表血海深仇」改拍成V怪客時,我著實是很興奮的。正因為V在原著中的一舉一動是那樣地富有戲劇性,整個故事是如此地複雜,畢竟誰都無法大聲地說,「我對駭客任務的世界聊若指掌!」,想必華考斯基兄弟一定對「把故事說的很複雜」這種本領引以為豪吧XD!由這樣的監製來引領「V代表血海深仇」電影版的敘事手法(兄弟倆也身兼這次的劇本寫作),一定能讓所有的觀眾與看過原著的讀者一般,能夠充分地了解作品核心的複雜性。加上他們在行的視覺特效,使得開拍之前,即使華考斯基兄弟一如往常地封鎖所有拍攝細節,但電影版本仍然受到全世界觀眾的注目。

    週末的深夜,我看完了V怪客,心中卻充滿了異樣的感覺,與先前的預期不同,這並不是如同駭客任務三部曲一般蘊含禪意的艱深之作,相反的,電影版十分的簡單有力,簡單到…跟原著幾乎完全不同。

    啊?!完全不同??這麼說…這次的電影版又再度強暴了亞倫摩爾與大衛洛伊德的傑作嗎?!

以下將完全揭露電影與漫畫最精華劇情,可能破壞觀影樂趣(根本是破壞殆盡XD),請考慮再三後再行閱讀!




再說一次,不管電影評價如何,
V怪客的海報我愛死了!


    如果我們站在「改編必須百分百忠於原著」的角度上(這也是亞倫摩爾自身再三強調的重點),那V怪客比起近年來的超英雄電影來說,幾乎只贏了League of eXtraordinary / 天降奇兵而已(沒錯,原著也很不幸地是亞倫摩爾),除了幾個故事點維持不變外,整體劇情的走向、故事的主題、人物的關係、甚至人物的個性都遭到巨大的變更,簡單地說,如果把這部電影版片名改成冠著華考斯基兄弟姓氏的W怪客,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V怪客是怎麼變成W怪客的…

    先從大英國極權政府開始講起,原著在第二話Voice裡,藉由一個簡單的遠距會議,很清楚地展示了這個法西斯政府(Norsefire / 北歐之火,事實上就是隱喻Nazi / 納粹)的分工層級:
  1. 操控超高科技巨型電腦Fate / 命運的最高指揮官The Head(也就是電影裡的大統領Adam Susan / 亞當蘇山)
  2. 在全英國每個地方裝設攝影機,擔任監視的The Eye(負責人為Conrad Heyer / 康瑞海爾)
  3. 任命指揮情調單位進行搜查偵辦的The Nose(負責人為Eric Finch / 艾瑞克芬屈)
  4. 調派軍警與秘密警察人力的The Finger(負責人為Derek Almond / 德瑞克阿蒙,繼任者為Peter Creedy / 彼得柯迪)
  5. 根據命運所計算的結果,向全英國發送「命運之聲」的The Voice(Lewis Prothero / 路易斯伯瑟洛)
  6. 掌管電視、廣播與所有傳播媒體的The Mouth(負責人為Roger Dascombe / 羅傑戴思康)
  7. 監聽所有通訊並加以記錄的The Ear(負責人為Brian Etheridge / 布萊安伊瑟瑞吉)


        
    
上排由左至右,蘇山、阿蒙、芬屈,
下排為戴思康與路易斯伯瑟洛


    看看北歐之火的組織架構,就可以感受到亞倫摩爾在設計時的用心與喻意之深,光是這樣的設定就已經呈現一種構造上的美感了,再看看在電影裡出現的北歐之火成員有哪些,仔細數數,竟然除了德瑞克阿蒙之外全出場了!可是,你能夠感受到作者創作背後的意義嗎?在電影上出現的這些成員,有些不是台詞根本沒幾句,不然就是對劇情一點作用都沒有,但是事實上,在故事裡這每一個負責人都有著對劇情極其重要的影響,電影裡著墨較多的,除了原本劇情最重要的蘇山與芬屈之外,竟然是原著裡戲份最少的柯迪,而更誇張的,原著裡最重要的德瑞克阿蒙,竟然在電影裡根本沒出現過!(他的死引發了他的妻子Rosemary Almond / 蘿絲阿蒙一連串不幸的遭遇,最後引發北歐之火領導蘇山之死)

    由於德洛克與蘿絲阿蒙的故事線完全地被刪除,也讓整個故事的劇情出現了極大的漏洞,因為幾乎三分之一的故事都發生在他們身上。但是,沒關係,電影改編原本就應該對原著有所增減,不然三百頁滿滿的故事是無法塞入兩小時的電影裡的,姑且不論這種作法,會不會省略掉劇情原本意欲傳達的主旨,但是就電影製作上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況且,劇本仍然可以新增不同橋段的故事來敘述主題,一樣能夠達到原有的目的。


阿蒙在無後援之下莽撞對上V,因而遭到刺殺


    所以,蘿絲阿蒙如何陷入喪夫之痛,她嚐受了什麼樣的苦痛,她如何從槁木死灰的人生最低潮走出,下了怎麼樣的決心,憤而勇敢地舉槍殺害了蘇山,這些只有漫畫粉絲可以了解;故事另一位重要的女主角,康瑞海爾之妻Helen Heyer / 海倫海爾如何被權力慾給迷惑,如何被柯迪以權力為餌誘惑,如何設計殺害自己的丈夫,又如何最後落得人權兩空,我們也完全在電影裡看不到。這兩個相反個性的女人,一個從禁錮走向自由,一個從天堂墜入地獄,這極端的對比事實上是原著裡非常重要,也充滿角色魅力的部份。


蘿絲阿蒙遭到極大的打擊,變得自暴自棄


    但是,我可以理解,就如同前述所提到的,並不能單就如此批判V怪客是一部爛電影。全本忠實搬上銀幕的1968年版War and Peace / 戰爭與和平,全片長達511分鐘(修剪過的美版也長達390分),儘管是影史不朽傑作,但也有不少人對這樣的巨細靡遺感到反胃,原著與改編在電影製作上,原本就不一定是平衡的天平兩端,最終仍然需要劇本與導演的調度,保持原著的中心精神,才是改編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連重要角色的基本性格與設定都改變了呢?當林黛玉開始健步如飛,羅賓漢開始膽小怕事,如果現在是開拍Shrek / 史瑞克第十集的話還說得過去,但如果這並不是一部戲謔搞笑電影呢?

    把艾維的朋友Gordan / 高登從異性戀轉為同性戀也就罷了(原著裡他可是還與艾維上床過,應該是純正的異性戀吧!),把蘇山轉變為暴戾蠻橫的獨裁者也就算了(原著裡他是全心全體信奉理性的狂信者),但是,如果連女主角艾維的個性都改變了呢?

    很不幸地,各位在V怪客裡看到的Evey / 艾維並不是原著裡的艾維。儘管轉換過不少角色,但是一向在銀幕前扮演有著堅強個性小女人的Natalie Portman / 娜塔莉波曼,當得知她要出演艾維一角時,我曾經暗暗地感覺不妙,她該不會把艾維又演成另一個Star Wars / 星際大戰或Where the Heart Is / 女孩第一名裡的堅忍苦媳婦吧?這樣說來,沒錯,原著裡的艾維一開始的確既不堅強又不高雅,她甚至還是個菜鳥妓女。



書中濃妝豔抹的艾維,與娜塔莉波曼所飾演的艾維


    不是我對妓女有什麼歧見,而是娜塔莉飾演的艾維跟原著實在相差太大:一開場時娜塔莉忙著去找朋友高登,因而被秘密警察逮捕,但事實上既然政府已經宣布宵禁,娜塔莉的角色又何必鋌而走險?除非是故意試探違法邊緣,否則根本不需要冒這麼大的危險。而原著裡的安排就合理多了,在軍需品工廠工作的艾維,為了糊口飯吃,特定到深夜的國會大廈旁,去展開她妓女生涯的第一個晚上(也根本沒有宵禁的設定,儘管這種設定尚稱合理),但不幸地被盯睄的秘密警察給抓住了。

    而不僅僅是開場的身分設定不同,個性是兩者最大的差異,還記得娜塔莉在老貝里法庭爆破之後(原著一開始就爆破了艾維賣淫附近的國會大廈,第五話Versions裡才炸掉老貝里法庭),被帶到Shadow Gallery / 影畫廊時她臉上極度不願意的神情嗎?,而之後又迫不及待地想逃跑,甚至警告Lilliman / 利利曼大主教有人將取他性命,差點破壞了V的計畫之後藉機逃跑?這些跟艾維的個性不但不同,甚至是相距甚遠差異極大。

    原著裡的艾維在國會大廈爆破之後,可以說是心甘情願地跟著V回到影畫廊,而與其說是心甘情願,不如說是死纏活纏,她不但根本不想離開V的根據地,還對V的一切所做所為深深地著迷,問東問西地完全是樂不思蜀,甚至還主動地想要幫V進行計畫,完全像個不成熟的小女孩。的確,幼稚就是讀者對艾維的第一印象,當V問起她的身世時,她哭成了個淚人兒,還要V軟言相慰才止得住淚;


V幫助艾維走出往日陰霾


    電影裡娜塔莉波曼還可以回答V那句「Vi Veri Vniversum Vivus Vici」是浮士德所講的,漫畫裡的艾維只會把這句唸成「V V V V V」(五個V,又是亞倫摩爾一個絕妙的符號學應用!),當娜塔莉厭惡V的暴力行徑而毅然決然逃跑時,艾維又是使用眼淚攻勢,像女兒向父親哭鬧般要求V不要這樣做,而後又忍不住向V道歉自己的無理取鬧。最後還是V將艾維拐騙到外界,殘酷地告訴她:「我不是妳的父親」,才讓她的幻想徹底破滅而離去。

    我可以斷信當電影觀眾親自閱讀漫畫時,絕對會對書中的艾維與娜榙莉的艾維形象大為不同而氣憤,但這才是真正的艾維,真正的你和我,真正的我們內心深處。只有如此安排女主角的青澀性格,讀者在故事的最後,才能對比出艾維在整個故事裡真正成長了多少,開始的艾維是如此的膽小稚氣,但書末的艾維是如此的巨大堅強,我們才能相信,當V死後戴上蓋福克斯面具的艾維,已經在精神上全然地繼承了V的遺志,她已經是一個全新的V,而不再是那個可憐兮兮的少女艾維了。

    而不只是艾維而已,在電影裡的V與芬屈都不是原來面目,V真的是那麼滿口經綸廢話不斷?芬屈真的是那麼軟弱低調低聲下氣?原著與電影還有多少驚人的差異?最重要的,已經跟V怪客大不相同的「W怪客」,還算是一部好電影嗎?下回分曉XD。


系列文章:
    1.革命的火燄在華麗的架構裡燃燒
    2.叛亂的動亂份子?革命的愛國英雄?
    3.V怪客面具下的真實臉孔
    4.自由!萬歲!
    5.V, V, V, V, V…全都成為V(完)
 



回《Vertigo漫畫》(Vert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