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怪物圖鑑──《白澤圖》
作者: 路西瓜
原載: 巴哈姆特 BBS Fantasy版
日期: 2012/01/24
 
  談到中國的怪物圖鑑,大部份的人第一個都會想到《山海經》。但追根究底,《山海經》所含的成分仍偏於風土地理誌。真的要談到圖文並茂的怪物圖鑑,那還是非《白澤圖》與《瑞應圖》莫屬。許多文獻中都引用過《白澤圖》的內容,如《搜神記》卷十二:「吳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嘗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欲引人。恪令伸之,乃引去故地。去故地即死。既而參佐問其故,以為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澤圖》內,曰:『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伸手欲引人,名曰「徯囊」。引去故地則死。』無謂神明而異之,諸君偶未見耳。』」諸如此類等等。《白澤圖》可說是古人談及精怪的聖典之一。

  《白澤圖》的由來也頗神話,《雲笈七簽》卷一百引《軒轅本紀》︰「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何天下神鬼之事,自古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能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葛洪《抱朴子‧極言》︰「黃帝……窮神奸則記白澤之辭。」《瑞應圖》︰「黃帝巡於東海,白澤出,達知萬物之精,以戒於民,為除災害。」可見在傳說中,《白澤圖》在黃帝時代作成,就算無法考證,也是在東晉《抱朴子》作者葛洪的年代之前就已存在,不過記載中的一萬多種精怪圖,流傳至今卻連百種也不到了。

  現存《白澤圖》疑為隋代所編,內容來源有二,一是敦煌石窟所出之《白澤精怪圖》,與《瑞應圖》皆為彩稿,現存於巴黎國家圖書館與倫敦大英博物館,讓人一歎,饒宗頤先生曾前往將之拓印下來列於期刊中。另一來源為文獻中考究所得,除各種文獻所引用隻字片語之外,尚有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南史梁簡文帝記》、《隋唐志》中均有直接收錄白澤圖。台灣現存可以找到的善本書資源則為:

  《玉函山房佚書》清光緒十年(1884)湘遠堂刊本
    館藏地: 國家圖書館

  《玉函山房佚書》清光緒九年(1883)長沙嫏嬛館補校刊本
    館藏地: 國家圖書館

  《白澤圖》
    館藏地: 臺大圖書館

  《白澤圖》 (清)洪頤煊輯
    館藏地: 中研院文哲所圖書館

  《白澤圖》 (清)洪頤煊輯
    館藏地: 東海大學圖書館

  不過小弟只能借閱到前兩者,將之鍵入記錄於此。如有能人志士者能取得其他版本,小小弟由衷地感激。
  順帶一提,在《白澤圖》中可看到利用「呼其名」的方式可以控制許多精怪。我不確定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是不是看過《白澤圖》,不過其繼承自道家的思想應是同源而生的。


  說明一、[ ]符號中代表合成字。
  說明二、部份文字採用unicode碼表示,若全文剪貼於純文字檔案將無法顯示。
  說明三、因<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版本多所遺誤,此處《法苑珠林》以四庫全書本為引。
  說明四、《太平御覽》引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本。

  白澤圖一卷,案孫氏瑞應圖:「黃帝巡于東海,白澤出,能言語,達知萬物之精,以戒於民,為除災害。」抱朴子論黃帝云:「窮神奸則記白澤之辭。」蓋古有是說也。南史梁簡文帝紀有新增白澤圖五卷,隋唐志並有白澤圖一卷,不著人撰,姓名今佚。從諸書所引輯得四十餘節,合錄為帙圖則佚矣。書於諸物之精,能詳其名,狀似元怪。夏禹鑄九鼎,使民知神姦,不逢不若,如無所本,豈能鑿空言之,則聖人實能知鬼神之情狀也。
  歷城馬國翰竹吾甫


  兩山之間有精如小兒名曰「徯囊」,常伸手引人令伸之乃引去故地即死。

  于寶《搜神記》卷十二:吳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嘗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欲引人。恪令伸之,乃引去故地。去故地,即死。既而參佐問其故,以為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澤圖內;曰:『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則死。』無謂神明而異之。諸君偶未見耳。」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八十漁獵篇第七十三: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申手欲引人。恪令引去故地。去故地則死。既參佐問其故。以為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澤圖。曰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申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則死。毋謂神明而異之。諸君偶未之見耳。
  李昉《太平廣記》卷三百五十九諸葛恪: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欲引人。恪令伸之,仍引去故地,去故地即死。既而參佐問其故,以為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澤圖》內。曰:「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伸手欲引人,名曰『俟』,引去故地則死。」無謂神明而异之,諸君偶未之見耳。」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兩山之間其精如小兒,見人則伸手欲引,名曰俟,引去故地則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引人。恪令曳去故地,死。參佐問之,恪曰:「此事在白澤圖,曰兩山之間,有精如小兒,名曰傒囊。諸人未之見也。」

  玉之精名曰「委然」,如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則可得也。夜行見女子戴燭行者,潛從其所亡,則入石,石中有玉也。

  歐陽詢《藝文類聚》八十三:白澤圖曰。玉之精名曰委然。如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則可得也。夜行見女。戴燭入石。石中有玉也。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玉之精名曰委然,狀如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則可得也。夜行見女子戴燭行者,潛從其後所亡,則入石,石中有玉。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五:白玉圖曰:玉之精名曰柔,狀如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則可得也。夜行,見女子戴燭行者,潛從其所亡,則入石,石中有玉。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玉之精名岱委,其狀如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則得。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玉之精名曰岱委。其狀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匕刺之而呼其名則得之。

  火之精曰「宋毋忌」,蓋其人火仙也。

  司馬貞《史記索隱》卷九封禪書第六:樂產引老子戒經云「月中仙人宋無忌」。白澤圖云「火之精曰宋無忌」。蓋其人火仙也 。
  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八十:白澤圖曰。火之精宋毋忌。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火之精曰宋旡忌。

  火之精名「必方」,狀如鳥一足,以其名呼之則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火之精名曰必方。狀如鳥一足。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火之精名必方,狀如鳥一足,以其名呼之即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火之精名必方,狀如鳥,一足,以其名呼之即去。

  黃金之精曰「石磄」(一作倉),狀如豚,居人家,使人不宜妻,以其名呼之則去。白鼠以昏時見於邱陵之間,視所出入有金。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黃金之精名曰石[口唐],狀如豚,居人家,使不宜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金之精名曰倉[口唐]。狀如豚。居人家。使人不宜妻。以其名呼之則去。白鼠以昏時見於丘陵之間,視所出入中有金。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一十一:白澤圖曰:黃金之精名石[口唐],狀如豚。居人家,使人不宜妻。白鼠以昏時見於丘陵之間,視所出入,中有金。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金之精名倉,狀如豚。居人家,使人不宜妻。以其名呼之即去。

  廁之精名曰「依倚」,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死。則築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兒,長三尺而無髮,見人則掩,見之有福。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築室三年不居其中有滿財。長三尺而無髮,見人則掩鼻,見之有福。築室三年不居其精名忽,長七尺,見之有福。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廁之精名曰倚,衣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則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廁之精名曰倚。衣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則死。又築室三年不居其中有滿財。長二尺。見人則掩靣。見之有福。又築室三年不居。其精名忽。長七尺。見者有福。又築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兒。長三尺而無髮。見人則掩鼻。見之有福。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白澤圖》曰:廁之精名曰依倚,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則死。築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兒,長三尺而無髮,見人則掩鼻,見之有福。

  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而食之。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而食之。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七十九園果篇第七十二: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樹。下數斧忽有血出。至樹斷有一物。人頭狗身。從樹穴中出走。叔曰。此名彭侯。烹而食之。其味如狗。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而食之。
  于寶《搜神記》卷十八: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樟樹,下數斧,忽有血出,樹斷,有物,人面狗身,從樹中出。敬叔曰:「此名『彭侯』。」乃烹食之。其味如狗。白澤圖曰:「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食之。」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郡,使人伐大樟樹,下數斧,有血出。樹斷,有物人面狗身,從樹中出。敬叔曰:「此名彭侯。」乃烹食之,味如狗。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之食之。
  李昉《太平廣記》卷四百一十五陸敬叔: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郡太守。使人伐大樟樹,不數斧,有血出,樹斷,有物,人面狗身,從樹中出。敬叔曰,此名彭侯。乃烹食之。白澤圖曰:「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食之。」

  千載木其中有蟲名曰「賈詘」,狀如豚,食之如狗肉味。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千載木其中有蟲。名曰賈詘。狀如豚有兩頭。烹而食之如狗肉味。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千載木其中有蟲名曰賈詘,狀如豚,食之如狗肉味。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千載木,其中有蟲,名曰賈詘,狀如豚,食之如狗肉味。

  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間生精名「必方」,狀如鳥長尾,此陰陽變化之精名「岱委」,其狀如生。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間生精。名曰必方。狀如鳥長尾。此陰陽變化之所生。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間生精名曰必方,狀如鳥長尾,此陰陽變化之所生。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間生精,名曰必方。狀如鳥,長尾。此陰陽變化所生。

  水之精名「罔象」,其狀如小兒,赤色大耳長爪,以索縛之則可得。烹之吉。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水之精名曰罔象。其狀如小兒。赤目黑色大耳長爪。以索縛之則可得。烹之吉。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水之精名曰罔象,其狀如小兒,赤色大耳長爪,以索縛之則可得,烹之吉。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水之精名罔象,其狀如小兒,赤色,大耳長爪。以索縛之則可得,烹之吉。

  故門之精「野」,狀如朱儒,見人則拜,以名呼之宜飲食。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門之精名曰野。狀如侏儒。見之則拜。以其名呼之宜飲食。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門之精名曰野,狀如朱儒。見人則拜。以其名呼之宜飲食。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門之精名野,狀如朱儒,見人則拜。以名呼之,宜飲食。

  故宅之精名「揮文」、「山冕」其狀如蛇,一身兩頭,五采文,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金銀。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澤之精名曰冕。其狀如虵。一身兩頭五采文。以其名呼有使取金銀。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宅之精名曰揮文,又曰山冕,其狀如蛇,一身兩頭,五采文,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金銀。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宅之精名曰揮文,又曰山冕。其狀如虵,一身兩頭,五采文。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金銀。

  故廢邱墓之精名曰「元」,狀如老役夫,衣青衣,而好杵春,以其名呼之宜禾穀。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廢丘墓之精名曰無。狀如老役夫。衣青衣而操杵好舂。以其名呼之使人宜禾穀。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廢丘墓之精名曰旡,狀如老役夫,衣青衣而提杵好舂,以其名呼之使人宜禾穀。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廢丘墓之精名曰元,狀如老役夫,衣青衣而杵好舂。以其名呼之,宜禾穀。

  故道徑之精名「忌」,狀如野人,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道徑之精名曰忌。狀如野人行歌。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道徑之精名曰忌,狀如野人,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道徑之精名忌,狀如野人。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

  道之精名作「器」,狀如丈夫,善眩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抂道之精名曰作器。狀如丈夫。善眩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在道之精名曰作器。狀如丈夫。善昡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道之精名作器,狀如丈夫,善眩人。以其名呼之即去。

  故池之精名「意」,狀如豚,以其名呼則去之。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臼之精名曰意。狀如豚。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池之精名曰意,狀如豚,以其名呼之即去之。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池之精名意,狀如豚。以其名呼之即去。

  故井之精名「觀」,狀如美女,好吹蕭,以其名呼之則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井故淵之精名曰觀。狀如美女。好吹蕭。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井故淵之精名曰觀,狀如美女,好吹蕭,以其名呼之即去。井神曰吹蕭女子。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井之精名觀,狀如美女,好吹簫。以其名呼之即去。

  絕水有金者,精名曰「侯伯」,狀如人,長五尺,綵衣,以其名呼之則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絕水有金者精名侯伯。狀如人。長五尺。五綵衣。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絕水有金精名曰侯伯,狀如人,長五尺,綵衣,以其名呼之即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絕水有金者,精名曰侯伯,狀如人,長五尺,綵衣。以其名呼之即去。


  故臺屋之精名「兩貴」,狀如赤狗,以其名呼之使人目明。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臺屋之精名曰兩貴。狀如赤狗。以其名呼使人目明。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臺屋之精名曰兩貴,狀如赤狗,以其名呼之使人目明。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臺屋之精名兩貴,狀如赤狗。以其名呼之,使人目明。

  左右有石,水生其間,水出流千歲不絕,其精名曰「喜」,狀如小兒,黑色,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飲食。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左右有山石水生。其澗水出流千歲不絕。其精名曰喜。狀如小兒黑色。以其名呼之使取飲食。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左右有山石,水生其間,水出流千歲不絕,其精名曰喜,狀如小兒,黑色,以名呼之,可使取飲食。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左右有石,水生其間,水出流千歲不絕,其精名曰喜。狀如小兒,黑色。以名呼之,可使取飲食。

  三軍所載精名曰「賓滿」,狀如人頭無身目赤,見人則轉,以其名呼之即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三軍所戰精名曰賓滿。其狀如人頭。無身赤目。見人則轉。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三軍所戰精名曰賓滿,狀如人頭,無身赤目,見人則轉,以其名呼之即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三軍所載精名曰賓滿,狀如人頭,無身,赤目。見人則轉。以其名呼之即去。

  故水之精名「忌」,狀如人乘車乘,日馳千里,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魚。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水石者精名慶忌。狀如人乘車蓋。一日馳千里。以其名呼之則可使入水取魚。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水之精名慶忌,狀如人乘車蓋,日馳千里,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魚。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水石者精名慶忌,狀如人。乘車蓋,日馳千里。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魚。

  邱墓之精名「狼鬼」,善與人鬬不休,為桃弓棘矢司以鵄羽以射之,狼鬼為飄風,脫履投之不能化。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丘墓之精名曰狼鬼。善與人鬬不休。為桃棘矢羽以鵄羽以射之。狼鬼化為飄風。脫履投之不能化也。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丘墓之精名曰狼鬼,善與人鬬不休,為桃棘矢羽司以射之,狼鬼化為飄風,脫履投之不能化也。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丘墓之精名狼鬼,善與人鬬不休。為桃弓棘矢羽以鵄羽以射之,狼鬼為飄風。脫履投之,不能化。

  故市之精名曰「毛門」,其狀如囷無手足,以其名呼之即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市之精名曰問。其狀如囤而無手足。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市之精名曰毛門,其狀如囷無手足,以其名呼之即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市精名曰毛門,其狀如囷,無手足。以名呼之即去。

  室之精名「傒龍」,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幘大冠帶劍持戟,以其名呼之即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室之精名曰孫龍。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幘大冠帶劍持戟。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室之精名傒龍,如小兒,長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幘大冠帶劍持戟,以其名呼之即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室之精名傒龍,如小兒,長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幘大冠,帶劍持戟。以其名呼之即去。

  山之精名曰「夔」,狀如鼓,一足而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豹。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山之精名夔。狀如鼓一足如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狼豹。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山之精名夔,狀如鼓一足而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豹。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山之精名夔,狀如鼓,一足而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豹。

  故牧弊池之精名曰「髡頓」,狀如牛,無頭,見人則逐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牧弊池之精名曰髡頓。狀如牛無頭。見人則逐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牧弊池之精名曰髡頓,狀如牛,無頭,見人則逐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牧弊池之精名曰髡頭,狀如牛無頭,見人則逐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夜見堂上有小兒被髮走而惡之名曰「溝」,以其名呼之則無咎。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夜見堂下有兒被髮走物惡之精名曰溝。以其名呼之則無咎。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夜見堂下有小兒被髮走勿惡之名曰溝,以其名呼之則無咎。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夜見堂下有小兒被髮走勿惡之名曰溝。以其名呼之,則無咎。

  百歲狼化為女人,名曰「知女」,狀如美女,坐道旁告丈夫曰,我無父母兄弟,丈夫娶為妻三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則逃去。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百歲狼化為女人名曰知女。狀如美女。坐道傍告丈夫曰。我無父母兄弟。若丈夫取為妻。經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則逃走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百歲狼化為女人,名曰知女,狀如美女,坐道旁告丈夫曰,我無父母兄弟,丈夫娶為妻,經年而食之。以其名呼之則逃去。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百歲狼化為女人,名曰知女。狀如美女,坐道旁,告丈夫曰:「我無父母兄弟。」丈夫取為妻,三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則逃去。

  故溷之精名曰「卑」,狀如美女而持鏡,呼之使人知愧。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溷之精名曰卑。狀如美女。而持鏡呼之。知愧則去也。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溷之精名曰卑,狀如美女而持鏡,呼之使人知媿而去也。
  李昉《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六:又曰:故溷之精名曰卑,狀如美女,而持鏡,呼之使人知愧。

  故車之精名「寍野」,形如轀,見之傷人,呼其名則不害。

  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五十八審察篇第四十三:又故車之精名曰寧野。狀如轀車。見之傷人目。以其名呼之不能傷人目。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故車之精名曰寧野,狀如轀車,見之傷人目,以其名呼之,不能傷人目。

  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

  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九羊第八:白澤圖曰:「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
  白居易《白孔六帖》卷九十六:白澤圖曰:「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
  李昉《太平御覽》卷九百二:白澤圖曰:「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

  黑狗白頭耳長卷尾者,龍也。

  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九狗第十:長耳短喙。白澤圖曰:「黑狗白頭長耳卷尾,龍也。」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黑狗白頭持長耳卷尾,龍也。
  李昉《太平御覽》卷九百四:白澤圖曰:「黑狗白頭,耳長卷尾,龍也。」

  雞有四距重翼者,龍也。殺之震死。

  徐堅《初學記》卷三十雞第三:白澤圖曰:「雞有四距重翼者,龍也。殺之震死。」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雞有四距重翼者,龍也。殺之震死。
  李昉《太平御覽》卷九百一十八:白澤圖曰:「又曰:雞有四距重翼者,龍也。殺之震死。」

  老雞能呼人姓名,殺之則止。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老雞能呼人姓名,殺之則止。
  李昉《太平御覽》卷九百一十八:白澤圖曰:「老雞能呼人姓名,殺之則止。」

  赤蛾兩頭而白翼者,龍也,殺之兵死矣。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赤蛾兩頭而白翼者,龍也,殺之兵死。
  李昉《太平御覽》卷九百五十一:白澤圖曰:「赤蛾兩頭而白翼者,龍也。殺之兵死矣。」

  蠋有角,五采文長尾者,龍也,殺之立死。

  李昉《太平御覽》卷九百五十:白澤圖曰:「蠋有角,五采文長尾者,龍也,殺之兵死。」

  蒼鸆有九首。

  唐慎微《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十九:鬼車晦暝則飛鳴,能入人室,收人魂氣,一名鬼鳥。此鳥昔有十首,一首為犬所噬,今猶餘九首,其一常下血滴人家則凶。夜聞其飛鳴,則捩狗耳。猶言其畏狗也。亦名九頭鳥。《荊楚歲時記》云:姑獲夜鳴,聞則捩耳,乃非姑獲也,鬼車鳥耳。二鳥相似,故有此同。《《白澤圖》云:蒼鶊,昔孔子與子夏所見,故歌之。見圖九首。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十九禽之四:鬼鳥、九頭鳥、蒼鸆、奇鶬。藏器曰︰鬼車,晦瞑則飛鳴,能入人家,收人魂氣。相傳此鳥昔有十首,犬嚙其一,猶餘九首。其一常滴血,血著人家則凶。荊楚人夜聞其飛鳴,但滅燈、打門、捩狗耳以厭之,言其畏狗也。《白澤圖》蒼鸆有九首,及孔子與子夏見奇鶬九首,皆此物也。荊楚歲時,頭以為姑獲者,非矣。二鳥相似,故同名鬼鳥。時珍曰︰鬼車狀如鵂鹠,而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瞭,見火光輒墮。按︰劉恂《嶺表錄》云︰鬼車出秦中,而嶺外尤多。春夏之交,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聲如刀車鳴。愛入人家,鑠人魂氣。血滴之家,必有凶咎。《便民圖》云︰冬月鬼車夜飛,鳴聲自北而南,謂之出巢,主雨;自南而北,謂之歸巢,主晴。周密《齊東野語》云︰宋李壽翁守長沙,曾捕得此鳥。狀類野鳧,赤色,身圓如箕。十頸環簇,有九頭,其一獨無而滴鮮血。每頸兩翼,飛則霍霍並進。又周漢公主病,此鳥飛至砧石即薨。嗚呼!怪氣所鍾,妖異如此,不可不知。
  洪頤煊《經典集林》卷三十一:鬼車,昔孔子子夏所見,故歌之,其圖九首。
  段公路《北戶錄》卷第一:鬼車一名鬼鳥,今猶九首,能入人屋,收魂氣,為犬所噬,一首常下,血滴人家則凶。荊楚歲時記,夜聞之捩狗耳,言其畏狗也。白澤圖云,昔孔子子夏所見,故歌之,其圖九首,今呼為九頭鳥也。

  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李時針《本草綱目》獸部第五十一卷獸之四「封」:【集解】時珍曰:按江鄰幾《雜誌》雲:徐積于廬州河次得一小兒,手無指無血,懼而埋之。此《白澤圖》所謂封,食之多力者也。田汝成《西湖誌》雲:董表儀撤屋掘土,得一肉塊。朮士雲:太歲也。棄之,亦無害。又《山海經》務隅之山,及開明南、北,東南海外并有視肉。郭璞注雲: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舊也。此皆封類可食者,但人不知耳。又海中一種土肉,正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此又蟲、魚之屬,類乎封者也。


  無首似孩子跳躍不見手,其名曰「常」,呼其名三則滅。

  李昉《太平廣記》卷三百六十一紀張翰:右監門衛錄事參軍張翰,有親故妻,天寶初,生子,方收所生男,更有一無首孩子,在傍跳躍。攬之則不見手,去則復在左右。按《白澤圖》曰:「其名曰『常』。依圖呼名。至三呼。奄然已滅。(出《紀聞》)



參考資料

書名編/作者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一本第四分《跋敦煌本白澤精怪圖》兩殘卷饒宗頤中央研究院
玉函山房佚書歷城馬國翰清光緒十年(1884)湘遠堂刊本
玉函山房佚書歷城馬國翰清光緒九年(1883)長沙嫏嬛館補校刊本
經典集林集卅一卷臨海洪頤煊
承德孫彤校訂


相關網站

網站網址
佐々木聡《『白澤圖』 輯校 ─附解題─》http://jairo.nii.ac.jp/0085/00034922
楊龢之《鬼車鳥考》http://sciencehistory.twbbs.org/download/15_9.pdf


 



回《古典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