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夢魘

    


出版社:武陵出版社 武陵叢刊7
原題:Crisis: ten original stories of science fiction (1974)
原主編:Roger Elwood
譯者:孫慶餘、王溢嘉
出版日期:民國64年十月十二日
封面:取自達利(Salvador Dali)的畫作《Geopoliticus Child Watching the Birth of the New Man》(1943)。

〈寫在前面〉

    這是一本科學幻想小説(SF),是一九七四年美國該類小説中最優秀的一本,也可能是目前為止臺灣翻譯的該類書籍中唯一的一本。

    但是,我們必須提醒讀者,如果您把這本書當作純科學讀物或神怪小説來讀,您一定會失望的。因為這本書並不談論科學發明,它只談論人性在未來可能遭逢的改變;它並不先假設人性在未來已經有所改變,而是,假設科學並不會爲人類帶來精神幸福。這也是編者羅傑•艾伍德編選本書的用意。

    本書是兩人合譯而成。翻譯過程中,所有書中出現的人性憂患、炎涼愁苦,都使我情難自已。唯其是性情中人,才更愛性情中事。因此,希望讀者也能抱着悲憫和傷痛的心情來讀這本書,這樣,才不會辜負其中細微的人性刻劃。

孫慶餘 一九七五、十、廿五







目錄
    孫慶餘〈前言〉
    Leslie Tabi〈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後〉(After World War III, 1947)原文下載
    Doris Piserchia〈適應的極限〉(Limited Accommodations, 1974)
    Gordon Eklund〈「類人」自述〉(Psychosomatica, 1974)
    Robert Silverberg〈創建者之死〉(The Day the Founder Died, 1974)
    Leigh Brackett〈媽媽和爸爸〉(Mommies and Daddies, 1974)
    Tom Godwin〈星世界之旅〉(We'll Walk Again in the Moonlight, 1974)
    Edward D. Hoch〈愛的贈禮〉(The Boy Who Brought Love, 1974)
    Maureen Exter〈太空舞會〉(The Spacers' Dance, 1974)
    J. F. Bone〈競技者的悲哀〉(Gamesman, 1974)
    Howard Goldsmith〈鄉愁〉(The Proust Syndrome, 1974)
    孫慶餘〈附錄:一個美學者的獨白〉



Internet Archive 全文下載



回《科幻譯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