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理想物質薄膜發明後,在海底建造城市已不再是「海市蜃樓」,海洋眞的成了人類在地球上的第二個家,可是萬一這層薄膜破裂了呢?海底文明將毀之一旦!
地震便是這項發明的最大敵人,一場足以使海底金城在轉瞬間灰飛煙滅的十二級地震,就要暴發了,除了疏散,還有更好的對策嗎?
當這些人在與地震搏鬪的同時,也顯現出了人性的各個層面。讀者在緊張刺激之餘,或許還會撩起一些感觸吧!
簡介
目前人類科學探索有兩個大致方向,一個是向外發展,一個是向內發展。向外發展的方向就是探索地球以外的太空世界;向內發展的方向乃是探索地球本身尙未開拓的地區。科學幻想小說也反映了這兩個方面,在很多作品中已描寫將來人類到三十億個銀河系的星球去,找尋適合人類生存條件的星球殖民地;也有不少作品描寫人類在地球本身找尋新的殖民地,那就是海底世界。
海底城(Undersea City)是一本描寫未來人類如何英勇地在海底建設新的世界,如何防止海底大地震災難的科學幻想小說。這本小說是由兩位美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杰克•威廉遜(Jack Williamson)和弗德利克•波爾(Frederik Pohl)合作寫成的,他們兩個都曾先後担任過美國科幻作家協會主席,在世界科幻界享有盛名。他們曾合作寫過很多本小說,關於海底世界的就有三本:一本是海底探求,一本是海底艦隊,還有一本就是本書海底金城。
在這本小說裏,我們不只可以領略到海底城市的生活風光,而且能看到人類怎樣同大自然搏鬥,科學家如何不怕艱難險阻去預測和防止海底大地震,更可以看到社會人生百態。
當一場大地震爆發時,只要把「理想薄膜」震裂了一道縫,海水就會像猛獸一樣衝進海底城,把整座城市壓得粉碎。面對着這場災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有的人以無畏的精神去進行搶救,有的人却從中發財。這裏面旣表現了人們不怕死亡的勇敢精神、眞摯的友情、爲科學獻身的熱誠;也反映了官場的黑暗、商界的貪婪、資本家的唯利是圖。這是一場善與惡的搏鬥,美與醜的抗爭,也是一曲光明戰勝黑暗的凱歌。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但在這場與自然災難的鬥爭中,反映出人們對於人的價値觀念又各不相同,所以這不只是人與自然的鬥爭,也是一場人性世途的兇險戰鬥。這場保衞海底城的神聖戰鬥正是一塊無情的試金石,考驗出誰是不怕洪爐火的眞金,誰是經不起錘煉的廢銅爛鐵……。
這本小說寫得好,不只因爲它充滿了緊張驚險的情節,而且在於它深刻地描寫了
人性的多個方面,這使它在一般的科幻驚險小說中,顯出了它的份量。
|
Internet Archive 全文下載
民國66年曾由大衆書局翻譯,以《海底的地震都市》為名出版,譯者為陳櫻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