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1999年


出版社:希代書版有限公司
作者:John Rankine
譯者:傅鶴齡
出版日期:民國71年八月十日


        宇宙眞不可思議!
        原子核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
        太陽系由太陽和九大行星所組成!
        它們是不是很相像?
        宇宙中的「大」和「小」怎樣區分呢?
        如今原子核也發現了「質點」。
        銀河系也發現了無窮遠的銀河!
        時間可以彎曲?可以重返?可以停止?
        空間可能有四度或五度?
        太空中有黑洞;可以到「另一個宇宙」?
        從歷史上看來;許多科學幻想事物,
        今日都已經先後實現!
        我們對未來的推測,
        是否有成為事實的一天?





    譯者序

    在前幾年裏,要想找一本滿足中學生以上的科幻讀物可說是椽木求魚,望眼欲穿,但是近二年來彷彿是一陣强風,吹到之處所向披彌,一時洛陽紙貴,至少有十五本上乘的譯作紛紛出版,這對求知慾特强的靑年人或中年人,都可說是遲降的甘霖,滙成長江大海直湧而來,但是儘管如此,冇關科學幻想小說方面的書籍還是十分貧乏,當然,這個原因非常的多,總不外乎幾個,或有些人講是我們知識的水準還未到能吸收此類小說的境界,但是我個人却反對這個說法,在我個人以為,國外的科幻小說由於其生活背景,語言以及歷史觀的不同,加上語言上傳譯的誤差,所以好的科幻小說待全譯成中文就多少走了點樣,加上許多其他的原因,所以也就只有流產;拿我們自己的古老文化來講,在五千年的歷史進展之中,並不乏好的幻想小說出現;如封神榜、西遊記,以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等,中國,是個文化悠久的國家試想一下現在有誰能有這樣的手筆,讓此類的小說在數千年後的現代中國再重新出現?因此科幻小說的習俗化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最近翻了幾篇國外著名的科幻小品文,可是一翻出後,發現,若直譯下去則不能被國人所採納,因為其語體的對話性不像一般科幻讀物,其間的奧妙與對答的方式就須要揣測一下;選到最後才看上這本「外太空一九九九年」,當我父親在國外選上此書之際,根本就不知道此書已被製成電視影集,因此也不曉得這是本國外的一九七六年暢銷小說,幾個人總覺得此書由購得到譯定,冥冥之中似有神助。

    自己的知識水準有限,在校四年之中多常接觸一些火箭工程及太空方面的書籍或專業敎授,因此在耳濡目染言談之際,常常也潛移默化,漸漸的也因接觸而發生興趣,先是狂熱般的尋找此類的科幻讀物,但苦尋不已,因此只有自己來翻,所以就有個想法,誠如孔子所說「獨樂樂不若與衆」何況自己所學的一些專有名詞以及學校中敎授們傳授的知識也可用來貢獻給大衆。

    本書翻譯之際正値祖母喪期,是以從三月十一日起心情就一直不好,猶其是在成書的最後數章,每想到八十八歲高齡祖母的劬勞與茹苦,尤其在病危之際父親正欲赴美開會,而父親亦多次因祖母的病所煩心,所謂「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但是祖母以為國家多難,豈可因私而忘公,曾多次訓勉父親要移孝作忠,是以三月初父親離家遠行之前,忍着淚水與祖母跪别,祖母一面叮嚀再三,一面也强忍着淚水拿了一個數額微薄的紅包給父親。誰知這就是永别,眞是昊天罔極!

    四月十四日子夜,守於奶奶靈前烟香盤繞,她老人家就在靈前栩栩如生。一時思潮泉湧,淚水一滴滴的奪眶而出,而我這作長孫難過的是,辜負了奶奶她老人家幾十年來對她子孫的期望,出類而拔萃!

    傅鶴齡謹識

    一、本書與電視經緯談

    以外太空爲主題的電視或小說可謂由來已久,先是一年多前紅及一時的「星旅」一書(Startrek),以及這前一部的海底探險記(Seaview, Voyage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譯按:全在臺灣上演過。)尤其「星旅」一片曾因製片人耗資過高而中途停拍數次,但是却因而引起美國各工科大學的反感,主要則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主,可見此片對大衆尤其是靑年的影響,因此,英國聯合電視公司有鑑於此,在一九七五年把此書排成了影集。

    原書的作者是約翰雷金,本書爲該故事五本中最新的一本,其所寫的小說依序排成影集,其排名如下:

    ㈠廣寒飛馳(Breakaway)
    ㈡月球之飄盪(Moon Odyssey)
    ㈢太空哨兵(The Space Guardians)
    ㈣踫撞航道(Collision Course)
    ㈤軌道攻擊戰(Lunar Attack)卽本書。

    本書由聯合電視公司排成電視劇在一百五十多家電視台聯映,當一九七五至一九七六年在全美映季中,以上五部影集雖都沒有排在「黃金時間」之內,但却是排名第一的最受歡迎新節目,導演與作者對本書的觀點是:宇宙本身的一切,本有一種「數」的存在,如果此一「數」遭到破壞,就會引起各種不平衡和衝突。其中亦和「星旅」一樣加揷了許多特殊及一般相對論的基本知識。在道具上這部影集可謂耗資不小,如服裝設計就是出自英國最負盛名的服裝大師魯迪吉瑞之手,他將這二十二世紀的衣服,裝扮假設成緊身衣褲的男女,且其階級以左臂袖上的顏色表示之。同時在色彩和外星生物上他也做了許多大資本和費心的安排。有關影集中電器及其它科學儀具的設計則是出自影集製片人傑瑞安德遜、雪斐雅安德遜二夫婦之手,他們是英國聯合電視公司之製作部重臣,近二十年來以木偶影集而製作道具聞名一世。

    至目前為止,一九七五年九月正式推出至今,全世界今天共有一百零一個國家正在放映這部影集。

    套用一句今日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馮布朗博士(譯者按:該博士爲負責德國V飛彈的核心人物,其詳細介紹可參閱希代另一書「G場磁力與光子旅行」科學與幻想一章中。)在看過此影集後致函該電視公司總裁的贊語說「這部虛幻的影集,給所有從事此類似科技工作的科學家提供了若干寳貴而眞確的啓示!」

    二、書中人物介紹

約翰科尼格
(John Koenig)


艾爾發月球基地的指揮官,他負責整個基地及三百一十個人的生命安全,同時,亦是這個大家庭的戶主,隨時隨地在爲他們大家尋覓一處永居的新樂土。
維克特博基門
(Victor Bergman)


基地上唯一的萬能博士兼電腦程式師,有一個智力超越發達的大腦,每遇困難事件時,常與科尼格與羅瑟爾大夫形成一三人小組處理一切危險事件,他的職位是科學顧問。
海尼娜羅瑟爾
(Helena Russell)


爲艾爾發基地的醫療中心主任,别人都稱她爲羅大夫,是一個金髮美女,她在心理學方面亦是權威,在這個枯燥無味的旅途中,常開導其同仁解決因長期空虛而造成的病症。
仙杜娜班尼斯
(Sandra Benes)


基地總部內的首席傳眞螢光幕和雷達觀測員,是一個有着一雙水汪汪眼睛的黑髮少女,她的特長是那對充滿智慧的雙眼,幾乎能洞察一切的事物,她和蒼薦機領隊卡特很談的來,一對太空伴侶。
保羅摩羅
(Paul Morrow)


爲基地總部外來電訊的監聽員,以及對外連聯的主控員,負責整個基地總部電子技術之修護及保養。
愛倫卡特
(Alan Carter)


蒼鷹太空船長機的首席飛行員,曾在地球受過嚴格的飛行太空訓練能在最緊要的關頭,完成緊急起飛,迎空作戰。他與其副手詹森(Johnson)組成一「抗G機動小組」負責一切緊急任務。
鮑伯瑪希斯
(Bob Mathias)


爲羅瑟爾大夫的一等助手,負責一切床位,安全及測試儀的安裝。
大衞卡諾
(David Kano)


爲基地總電源的負責主管,整個基地除主發電系外,有數套緊急備電糸和整系完整的太陽能驅動源,而整個的控制能源動力室全由他負責。
唐梅第
(Dan Mateo)


首席細菌學家,爲水裁培區再製中心的硏究員,是個醉心於植物和人類通訊的迷。同時他亦專攻通靈學的硏究,竟不顧全體基地人員的反對探討第八意識禪定界的空與無域,而最後遭到走火入魔的境界,以身相殉。在這次「婆娑魅影」事件還害死了二位基地的卓越科學家,一位是白髮皎皎的助理工程師華倫(James Warren) 以及梅第的太空摯友蕾拉(Laura Adams)。
岱妮
(Dione)


爲貝薩星體,主戰艦 Safazius 的船長,一位黑髮美女,比羅瑟爾大夫還要出色,在「雙星事件」中她擔任一個奸險的角色,使科尼格指揮官和另一行星的總指揮官受騙,她亦是貝薩星體主控室的負責人,直屬該星女指揮官茜塔(Theia)的指揮,是個好戰成性的女軍官。
凱利
(Kelly)


在一次「宇宙怪腦」事件中,隨卡特前往偵測一項怪異光體任務中,遭到此怪體控制住的副駕駛,這個宇宙怪體以一種怪異的超覺傳力場將凱利的大腦變成一個中間的媒介,利用他作怪腦與基地總部電腦的種子,最後,當此怪腦不再「附身」其上時,才知凱利早已死去。
    ──地名及特種儀具介紹──

艾爾發基地
(Alpha Moon base)


一個因核化廢渣處理不愼的基地,於一陣大爆炸後使月球永遠在伽律略恆動定理下飄盪於星空中的游星,艾爾發就是這上面的一處人造基地。
通訊柱台
(Communications Post)


有二個總的通訊台,位於基地總部的控制中心,其上有監聽器,各控制區的閉路傳眞儀,溫度及濕度儀。另外每個區域邊亦有通訊台的分路可以隨時與基地總部連聯。
基地總部
(Main Mission)


艾爾發基地的指揮中心,處理以及決策一切事件,並對外聯絡。
萬能磁鎖
(Commlock)


利用電磁互感原理設計的一種搖控開門器,不但對基地內各獨立區域的艙門(hatch)可開啟,對蒼鷹號機的主艙亦可開啟,當緊急起飛命令下達後,各蒼鷹機馬上由工廠中由吊索絞盤移至發射甲板,在此之前,飛行人員由艙門經連通運行管道(travelfube)進入蒼鷹機主艙中,然後蒼鷹機滑至發射甲板,甲板再由液壓控制昇至月球表面準備昇空。
紅色警報器
(Red Alert Klaxons)


一有突然發生的危險變化時,由指揮官下令按動此開關,則各工作區的通訊分站紅光四起,鈴聲大作,馬上展開緊急作業。
    三、本書故事介紹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類的科學在各方面的進展可謂是進步神速,一個十多歲的孩童以十數年的光景就要輸入他們祖宗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同時對外來講,一九九九年的人類已深深感覺到外星的文明已緊緊的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言行以及一切生活,於是在世界各國協同一致下共同組成了一個聊合委員會,在這個聯合委員會下建立了一個基地,這個基地的地點就是地球的唯一衛星──月亮。

    人類早已征服了月球,但是卻始終僅做各項科學的研究用途而未謀及到軍事以及其它的功用,現在,就是要把月球武裝起來,作成一個替地球防衛的衛星,一群由三百十一人組成的各國卓越科學家聚集於此,他(她)們不分國籍、性別,和年齡,利用這個基地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空氣和食物,一方面訓練,在不須地球支援的環境下能獨立生活,另一方面以它,做為地球外圍的前進基地,防衛一切可能來自外太空的外星攻擊,或幽浮的侵略(譯者按:有關幽浮可參閱希代前幾本書如:「神秘的飛碟」,「鐵幕國家的幽浮事件」,「G場磁力與光子旅行」等書)。

    在這個被地球人命名的艾爾發基地上,還有一項附加的目的,即將地球上所有核源動力的放射殘渣及落塵量埋於此基地上幾個特殊區域內,即好像一個「核子廢料處理場一般。」就因為這個垃圾場處理的不慎,導致一項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劇發生。

    下面為此核子廢料場爆炸的部份片段:

    在基地總部上的醫療中心主任海尼娜,突然接二連三的接到某種怪異病毒襲擊核料處理場太空人的問題,這種看來像是幅射反應但卻又非幅射的怪病,使太空人的腦部受到不尋常的損害一個一個的太空人死去,已經有九個人了,先前還好好的;突然病情就會劇變,而且死去的全是核子廢物處理區的工作人員,於是維克特、科尼格及考林斯三位即乘一艘蒼鷹號太空船前往所有核子廢料場巡視,當他們看到工作人員在作業核坑防護蓋之時發現情況不對,於是趕回基地總部,一方面在計算機中求取資料,一方面向地球求援,在計算機和電視幕上,顯示第一區十天來的資料,熱量劇增,但幅射正常,待蒼鷹機再前往測試時發現不但如此而且磁場強度一直在增加,其值為以前的二十倍有餘,科尼格知道,一切已是沒有希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在他下令所有測試飛機返回基地時,突然辦公室劇烈震動起來,所有的人有如彈出的皮球,在裏面東撞西碰,最後待震盪平息下來,又見一個個躺在地上蠕動而掙扎不已。維克特馬上說道:「這是重力所造成。」在返航途中的卡特也叫道:「阿爾發基地……我已收不到訊號……但你們可收到我的報告;月球脫軌了,爆炸把我們推出了軌道……阿爾發基地……。」

    科尼格馬上將資料送入計算機中,它的回答:

    ㈠月球已進入了一個未知的行程中。
    ㈡月球遠離了地球,重力經常隨宇宙變化而變動。
    ㈢無資料以計算飛行的軌跡。

    於是科尼格以指揮官的身份走向座台前對大家說道:

    「阿爾發各部門請注意,我是指揮官約翰科尼格,你們已經知道了目前的處境,但我們仍有力源,有環境保護系統,相信,可以生存下去,現在我們必須要把沿途所有的航路詳細畫出,因為,如果沒有充份的資料和計劃我們是回不了地球的……。」一會兒,地球美國電台的發言人,向全業界廣播:

    「……月球表面發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爆炸,引起地球重大的改變,重力情況很差,導致許多地方的強烈地震,引起了大規模的損傷,委員會的新主席已在召開會議,採取營救阿爾發基地的三百十一個男女,預測其希望很小,因為,地球正與這月球作加速的脫離。」

    這三百多個男女就在眼望茫茫天際之時,飄盪在宇宙間,一個大的遊星,在宇宙中向命運挑戰。

    目錄
    譯者序
    一、本書與電視經緯談
    二、人物介紹
    三、本書故事介紹
    四、楔言
    第一章 軌道攻擊戰(上)
    第二章 軌道攻擊戰(下)
    第三章 婆娑魅影(上)
    第四章 婆娑魅影(下)
    第五章 雙星爭覇戰(上)
    第六章 雙星爭覇戰(下)
    第七章 宇宙怪腦(上)
    第八章 宇宙怪腦(下)



Internet Archive 全文下載

原文下載



回《希代書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