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們在星光燦爛的夜晚仰首望天,也許會突然想到,我們所看見的星光,可能是千百年前衆星所發射出的光輝。看到那顆巨星嗎?它射出光輝時,我們還未出世。看到另一顆小星嗎?它射出光輝時,孔子仍在周遊列國。無數的星光,似乎在召喚著我們,召喚著我們走向過去,使我們相信,過去的世界仍然存在,星光就是過去無數世界的見證。無數的星光,也召喚著我們走向未來。我們的太陽所發射出的光芒,在千百年後仍然存在。那時若有另一個星球上的生物,在星光燦爛的夜晚,看到我們的小小太陽所發射出的微光,是否也會想到千百年前,我們的小小世界的存在呢?
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都是古今哲學家和科學家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我們在星光燦爛的夜裏,也會體驗到時間和空間的關係,一種驚異虔敬的感覺於是油然而生。這種感覺,刺激了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窮畢生之力探索宇宙的根本奧秘,也是許多科幻小說家靈感的泉源。科幻小說,重新奇也重幻想,但是不能完全脫離科學。科幻小說裏所提到的幻想,有的已經實現(例如登陸月球、鐳射、生物工程、機器人等),有的反映人類亙古不變的渴望(例如時間旅行、長生不老、永恆的愛情等)。總的看來,科幻作品,追求宇宙無垠的時間和空間裏無窮盡的新奇事物和新奇觀念。它激發了我們的想像力,也帶給我們無窮的新希望。
「夜曲」是我第二本科幻短篇小說集。第一本「星雲組曲」寫完後,接著便構思科幻長篇小說「城」的三部曲:「五玉碟」、「龍城飛將」及「一羽毛」。到現在爲止,只發表了第一部「五玉碟」。對於一個只能利用晚間寫作的作者而言,寫長篇眞是樁苦刑。寫短篇小說,倒是遊刃有餘,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比較容易控制得恰到好處。所以長篇小說尙未寫完,幾年來零零星星寫的科幻短篇,倒是够結集出書了。「夜曲」的八篇故事,寫的多半是人海微塵的小事,所以總題是「星塵組曲」。
「夜曲」在臺灣由知識系統出版公司出版,香港版則由博益出版公司發行。八月間我應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邀請,擔任文學週講座,講題是「理想世界的追尋」及「科幻小說與歐威爾經驗」,因而結識了許多香港文化界的朋友。博益出版公司的鄭寶璇小姐,也是這次到香港才認識的。但她的老師是詩人楊牧,也是我的老朋友,所以一見如故。在她熱心安排下,「夜曲」的香港版由博益出書,在這裏要特別謝謝她。另外要感謝的一個人是沈君山。每次和君山見面,他都會帶給我一些新的靈感。「陽羨書生」裏的機器人命名爲君山,也是爲了紀念我倆多年的君子之交。萬一將來還有人記得君山機器人,也就不枉我倆相交一場了。
張系國 一九八四年八月廿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