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龍戰」序
葉言都的科幻小說,第一篇該是發表在「現代文學」的「高卡檔案」。嗜讀戰史的我,初讀「高卡檔案」時愛不釋手。作者透過一位老將軍的回憶,穿插了一段段檔案文件,敍述高卡族滅亡經緯。「高卡檔案」是科幻小說,也像歷史小說,又可以算是戰爭小說,總之是極其獨特的文學創作。「高卡檔案」的另一特色,是作者極其小心謹愼敍述高卡族的生活環境,高卡特區的物產及氣候等等,使讀者不能不相信眞有這高卡特區存在。
用寫實的手法,一絲不苟撰寫科幻小說,成了葉言都派科幻小說的獨特風格。其後他陸續寫成了「綠猴刼」、「我愛溫諾娜」及「迷鳥記」,這些故事都是以對立的兩個鄰國之間的勾心鬥角做爲背景,每篇寫法又不盡相同,卻有主題上的連貫之一。當然,作者的政治見解和歷史觀,也通過這一系列的科幻小說表達出來。
「古劍」是這本選集的第一篇作品,也是篇諷刺意味極強的小說。我們經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又相信各種國寶的妙用,包括中藥、紫微斗數、西藏神油、虎骨鹿鞭……但這些國寶,是否也和古劍一樣,早已腐朽得不堪敵人一擊了呢?正如作者所說,「一千年以來,冶鐵煉鋼的技術進步了不少」,但是我們迷信古劍的心態改變了嗎?
葉派科幻小說的出現,是中國科幻小說史的一個里程碑。如果我有什麼批評的話,那就是直到目前為止,作者還沒有寫過除高卡特區之外,加西亞國內部的故事,因此這一系列小說對加西亞國有點不公平。當然加西亞國是「壞人國」,但是壞人的故事,我們也同樣會有興趣;看起來這「雙國城」的故事,還有得好寫的呢!
張系國 一九八七年四月一日
具有濃厚史感的現代科幻──序「海天龍戰」
我編「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時,選了葉言都的第一篇科幻小說「高卡檔案」;那是年度小說第一次選入一篇科幻小說。當時言都在舊金山任中國時報美西辦事處主任,所有與他有關的資料,都是通信取得。由於這一文之緣,如今言都要出版第一本科幻小說集,竟要我這對科學有點白癡的人也寫一篇序文,使我深覺如履薄冰。不過言都後來由舊金山調回總社秘書處工作,和我誼屬同事,且他這幾年中寫的那幾篇少得可以讓人一一牢記篇名的科幻小說,也多發表於我工作的人間副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讀者對他的人或作品多一些了解,則我也只好義不容辭,欣然從命了。
坦白的說,由於天生的數理低能,我對與科學事務有關的知識一向敬而遠之,對科幻小說也就不怎麼有興趣閱讀。民國七十三年,時報文學獎附設了科幻小說獎,這個獎辦了兩年,發掘了一些創作科幻小說的新人。七十五年開始,由一向熱心推動中國科幻小說寫作的張系國,捐贈獎金成立了「張系國科幻小說獎」,評審事宜仍由「人間」同仁辦理。因此,這三年裏,我每年都在初審階段閱讀了不少科幻小說;其中也包括了言都的作品。我很欣然的想:「言都終於又寫科幻小說了」。同時我也很訝然的發現:自從「高卡檔案」發表後,言都雖然約有五、六年沒有發表科幻小說,但他企圖探討的理念並未中斷;最明顯的是「加西亞國」又出現了;「綠猴刼」之後是「我愛溫諾娜」,之後是「迷鳥記」。到目前為止,我們似乎已可以預料:「加西亞」這個國名,以後還會不斷的出現在言都的科幻小說裏。
許多科幻小說家常把企圖探討的理念營建在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外太空,「機關佈景」無奇不有,人性的探討卻是薄弱的。言都有意的避開了這條路;他營建的「加西亞」或它的鄰國,在現實的政治和地理上雖然不存在,在生活上,我們卻可以感覺到它們距離我們是這樣的近,這樣的熟悉,某些科技的噩夢,彷彿已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邊緣展開了。這種緊貼着生活現實邊緣進行的科幻小說,是言都作品的一大特色。對於讀者來說,這種特色增加了閱讀的親切感,也增加了意在言外的效果。
民國六十九年初,我準備開始寫「高卡檔案」評介時,曾寫了一封長信到舊金山,向言都提出不少個人與作品的問題。言都在回信裏說,他寫作「高卡檔案」,前後歷時一年半,小說的地理背景、社會背景、結構與情節的發展,都曾一改再改,後來終於決定了發表時的形式,是因為他對「東亞與東南亞的地理、生物、民族、宗敎狀況和這個地區人民的觀念、社會價値觀等,多少知道一些」,寫起來較易掌握分寸。「高卡檔案」是一個利用科技產品,把重男輕女的高卡族逐步毀滅的故事。言都解釋他創作這個故事的動機,是因爲民國六十四年卽將從預官役退伍之前,在報上看到臺北某大醫院的醫生正在硏究控制生男育女的方法,他直覺「這事危險」;「本想寫封信給醫院和報社,提出我比較悲觀的看法,後來一想這樣效果可能不大,於是決定寫小說,希望透過大衆傳播之力,使我國人正視此一問題。
言都「出身於一個講究男女平等的家庭,性別平等的觀念,自小建立。進入大學後,對於中國婦女在歷史上的地位,與現社會之下這方面的情況,因為得了人類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更加感到興趣。」當他看到我們的社會重男輕女之風已演變到可能由藥物控制性別時,不免憂心忡忡的預想到一個男多女少的國家,將來可能產生怎樣的悲劇。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卡檔案」不止是一篇科幻警世小說,更是一篇具有女性主義色彩的小說。
但葉言都創作「高卡檔案」還有更大、更嚴肅的動機──對科技可能帶給人類的禍患,提出深沉的質疑。一切現代科技,都是人類高度智慧的結晶,他認為科技如果帶給人類禍患,「與其責怪科技本身,不如責怪人類的性格與弱點」:因爲「工具愈佳,效果愈大亦愈烈,其結果是有技術、有知識的人征服沒有知識、技術的人」。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認為「任何形式的戰爭都可能發生,而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武器」。因此,他的科幻小說裏都有某種預估的戰爭;為了應付戰爭,也都製造了某種神秘的武器。在「高卡檔案」裏,為了無法以武力消滅高卡族,又怕「北亞野心國家加西亞支持之」更不易消滅,葉言都替小說中的野心國家成立了「海馬計畫」,專門硏究製造NB─19藥片,並以各種方法攜入高卡地區散發,讓高卡婦女服用後只生男嬰。經過二三十年,終於達到擾亂社會、自相殘殺,最後全族滅亡的效果。
在「綠猴刼」裏,戰爭的形式轉成「生物戰」。「我們的敵國家西亞」據說有一座規模十分龐大的「生物戰劑製造中心」,製造了鼠疫、傷寒、霍亂等傳染病菌,還生產黴菌、炭疽菌以及提煉濃縮的蛇毒等。葉言都於是爲小說中的國家創設了「綠猴計畫」,在一偏僻小島上硏究製造綠猴症的細菌。但這些細菌尙未作為武器進攻敵人,卽因人的愚昧與敗德,大量殺死了自己的同胞!
到了「我愛溫諾娜」,戰爭的形式又改變了,這次是「氣象戰」!為了怕「加西亞」動員數十萬民兵乘坐數千條小船來登陸,葉言都想出了「維納斯計畫」,讓氣象科技人員利用化學物品改變氣候,製造颱風,達到以颱風襲擊敵人於大海的目的。
「迷鳥記」的戰爭形式又回到「生物戰」,但這次的方法更微妙,是利用黃嘴鷗這種候鳥,把傳染性極強的VEE病毒植入牠的皮下,等牠飛回加西亞,病毒發作、死亡,達到傳染人類的效果。葉言都在這裏爲克奇玆國創造了一個「天頂計畫」,集合鳥類學家在太平洋屬地的小島上,以四年時間比對硏究各種候鳥遷移路線的輪廓,然後才確定黃嘴鷗適合作為投射病原體的載具。
言都科幻小說的另一特色是具有濃厚的歷史感,結構也十分嚴謹,前後呼應的效果特別好。像「高卡檔案」,雖然用了大量看似冷硬的檔案資料,但由於結構的勻稱和步步為營的烘托,全篇讀來有如史料,但卻旣神秘又引人入勝。後來的「綠猴刼」、「我愛溫諾娜」、「迷鳥記」,也都延續這種特色,使它們不但具有警世或諷世的效果,由於可讀性高,也使閱讀者有一種奇妙的心靈享受。
言都為人溫和、正直,據說公餘之暇所好唯釣魚、讀書、喝茶以及寫科幻小說。若以時間計算,他的科幻小說每篇都極「昂貴」,創作時間少則半年,多則年半,為了求好心切,還常常一改再改。至於寫作之前的準備工作,例如閱讀資料,請敎專家,跑圖書館找資料等等,則無法一一計數了。一個寫作家能以這樣嚴肅的態度和昂貴的時間,專心經營他的理想,是一種十分難得的幸福。浮生短暫,而且多難,言都的幸福,該是許多寫作者羨慕的吧?
季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