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寓言及科幻大師──代序
義大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於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出生於古巴哈瓦那附近的市鎭。父親是義大利人,由於從事熱帶農藝學而滯留拉丁美洲多年,母親也是植物學家。兩歲時隨父母歸國,少年時代由於父母的薰陶對自然科學具有豐富的知識,並培養出對自然的熱愛。為了繼承從事科學的家庭傳統,一九四〇年他報考了都靈大學農學系。
自幼愛讀吉卜林、史蒂文生,特別是康拉德小說的卡爾維諾,邁過了一九四三年的德國入侵,帶著十六歲弟弟參加游擊隊的歲月,於戰後直接進入都靈大學文學系三年級就讀。一年之內通過四年全部科目的考試。一九四七年九月他以一篇關於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的論文畢業。
事實上,這段期間的卡爾維諾非但在抵抗納粹運動時加入義大利共產黨,而且在大學裏亦是一名積極分子,並且爲黨報寫過許多政論性文字。與此同時,他的文學創作亦已開始。從一九四五年開始他就發表幾個短篇小說,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並以二十天時間,寫就根據游擊經驗寫成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蛛巢小徑」,非但受到好評,而且獲得喬內獎,一舉成名。
大學畢業之後,他曾經在都靈著名的愛依諾迪出版社工作,因而結識一批前衞作家和哲學家,在文學及思想上得以迅速成熟起來。
一件重要的事在這裏不得不提。卡爾維諾在一九五七年於蘇共二十大之後退出義大利共產黨。而從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五年主要的事則是他負責編輯大型文藝評論刊物。此外,他一直未曾間斷過爲報刊撰寫文章,從事他所喜愛的新聞工作,直到一九六四年結婚並遷居巴黎,但是此後他卻未曾放棄愛依諾迪出版社的工作。
在寫作上,「監票員及其他故事」可以說是他的最後一部寫實小說,義大利文本是在一九六三年出版。此後他便全力投入他的寓言和科幻創作之中,充分顯現出他的特長和風格。一九六五年的「宇宙連環圖」和一九六七年做爲續集的「時間零」是描寫宇宙體系、人類起源和社會形成的神話故事,奇幻之中充滿了廣博的天文學和新宇宙學的知識,並且蘊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至於曾獲得費爾特里內利大獎的「命運交叉的城堡」和「隱形城市」亦是哲理和寓言性很強的作品。而「馬可凡爾陀」更是一本具有怪異色彩的寓言小說。說到「冬夜旅客」,它的結構十分奇特,是由十二章作者的議論和附在其後的十個獨立短篇小說組成。至於卡爾維諾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則是「巴羅馬先生」,以荒誕的情節表現當代人的孤寂和失落。而他最後的未竟遺作則是「太陽之下的美洲豹」,於一九八六年五月以義大利文出版,收集了作家擬以「五種感覺」為題而寫的系列短篇中已完成的三篇。
此後幾年卡爾維諾的創作頗豐。一九五二年發表「阿根廷螞蟻」和中篇「分成兩半的子爵」。一九五六年編寫集結了兩卷「義大利民間故事」。一九五七年完成「樹上的男爵」,此書並爲他贏得維阿雷喬文學獎。一九五八年的「煙霧」則獲巴古塔獎。一九五九年完成「不存在的騎士」,並於一九六〇年將之與「子爵」、「男爵」合併爲三部曲出版,並增寫「後記」。
縱觀卡爾維諾的創作道路,可以說是由寫實主義走向後現代主義的作家,尤以寓言小說和科幻小說爲其主要特色。
寓言小說興起於五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當代文學中形成實驗派的一支勁旅,博赫斯和納布可夫以及卡爾維諾都是先驅。「分成兩半的子爵」創作時間早在一九五二年,發表時人們曾為之驚奇迷惑。事實上「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全都具有寓言框架,只是各自獨立成篇,並藉以表現人們實現自我、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這是作者在「後記」中所說的,可謂他寓言體的代表作。
目前寓言小說的跟從者不少,可以說是在寫實小說之後的一條出路,獲得一九八三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作家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便是此道中人。至於英國其他的作家則有勞倫斯•杜芮爾(Lawrence Durrell)、艾瑞絲•莫道珂(Iris Murdoch),而安東尼•柏吉斯(Anfhony Burgess)也朝此方向前進。在美國的作家之中,約翰•巴斯(John Barth)、約翰•霍克斯(John Hawkes)、寇特‧馮尼格(Kurt Vonnegut)都可謂此派熱衷者。
寓言小說的主要特色是在於其具有高度技巧性和娛樂性的特殊形式。當然,對於寓言所具有的傳統敎誨意義性質,現代的寓言小說家當然也以屬於現代的方式加以諷喩。
儘管我們以爲卡爾維諾的作品具有濃厚的寓言和科幻特色,但是他卻交混使用過寫實主義、超寫實主義、象徵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各種創作方法。在寫作上,他一直在追求諸般的探索和實驗。他曾經表示,希望能爲每一部作品找到一種最為恰當的表現手段。「後現代主義」不過是他所進行的探索之一。而且,他對於自己寫的東西並不表示滿意。比較起來,較為鍾愛的是四十年代的「蛛巢小徑」、五十年代的「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六十年代的「宇宙連環圖」、七十年代的「冬夜旅客」,以及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巴羅馬先生」。
生在大西洋彼岸島國古巴的卡爾維諾,當時他的父親爲他取下了最為義大利化的名字「義大洛」,藉以懷念祖國。但是卡爾維諾的聲譽和影響力卻非但遍及歐陸,而且廣及美洲和拉丁美洲。在他的晚年,一九八〇年,他率領全家回到母國義大利的羅馬定居。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九日凌晨因腦溢血在西耶納的一家醫院辭世,享年六十二歲。
這位作家在生前就已贏得高度的肯定和盛譽。義大利著名的作家貝維拉庫稱讚他是「戰後最令人折服的小說家」。美國的評論家約翰•斯特羅克則認為他是「義大利最獨出心裁、最富有創作才能、最有趣的寓言式作家」。約翰•巴斯亦曾稱讚他是「眞正的後現代派作家」。而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更在卡爾維諾逝世當天發表悼念文章,把他譽爲「最有魅力的後現代派大師,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位偉大藝術家之一」。
在此,讓我們等待時間來爲他做更公正的評價吧。
曹又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