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搥仍是絕招 | ||||||||||
| ||||||||||
![]() 黃澄可做和尙的時候,根本上就是光頭,他很喜歡把自己的頭顱向柔弱的小樹撞擊,把那枝樹折斷,後來練習巳久,顱骨愈來愈硬,他竟然把頭槌向大樹撞擊,沒有撞斷大樹,也把樹皮弄到脫落,頭上絲毫不會受到損害,憑着這一招,加上了他從少林拳變化出來的鐵槌拳脚,那就更加出色,他習慣了使用雙龍出海的招式,雙手向前打出,誘敵進玫,然後使用鐵頭撞擊,依照一般拳理來說,雙手齊出,那是很吃虧的,因為對方以分龍掌的一招,雙手向中央伸前往左右一分,壓倒你的雙拳,跟着把他雙手向前撞擊,那時你的一雙手巳經被他撥開,無從挽救,胸部可能因此受到重傷,這是用雙掌去破雙掌的一個絕招,南拳北腿都懂得這種招式,問題是名稱不同而巳,黃澄可偏偏用雙手出擊,誘惑對方,趁着對方使用分龍掌法,撥開自己的一雙手,而未有足够的時間反攻,突然把頭顱向對方的胸部撞擊,由於相隔只有兩尺,他的頭搥有如石磨,撞了一下,受擊之人就此倒地昏迷,甚至口吐鮮血,這一招幾乎是無從閃避的,因為很少人眞眞正正花十年時間苦練頭槌,故此不會防範,再又因為他練習頭搥之際,遁跡空門,變成和尙,後來束髮還俗,有了頭髮,他這一招頭槌擊敗許多名江湖好漢,並非僥倖得來。 ![]() ![]() 進入了二十世紀,根本上就沒有人肯在荒山野嶺苦練拳脚,縱然有這種人,也不會苦練頭搥,不過,羅馬的摔角高手,十居其九是練過頭搥的。因為羅馬摔角絕招非常之多,一共超過四百八十招過外,懂得招式愈多,打赢的機會愈大,碰着兩人倒地打滾,頭顱較硬的人,當然是佔盡上風,根本上兩人巳經糾纏在一起,手扣手,脚扣脚,只是剩下一個頭,如果身材較矮的一個摔角高手,置身於這種環境,用他的頭向對方胸骨撞擊,就算一下沒有把對方擊倒,連撞十多次,對方就捱不起,列為摔角名手必學的一種功夫。 羅馬摔角碰着互相扣緊的階段,那是生死之間最扼要的一環,未必兩個人手扣手,腳扣九,但却可能頭對頭,躺在地上,雙方的手都扼住對方的肩膊或咽喉,那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臂鎖」,這時雙方的頭互相貼近,用頭撞擊對方的頭,那一個人的頭顱够硬,就此獲勝,那是必贏的,因為當時兩人都無法鬆手。 日本柔道反而不重視頭顱,因為他們的摔角招式跟羅馬根本不同,决不會手臂鎖着手彎,故此,日本人至今仍是輕視鐵頭的,山口崗玄(疑為山口剛玄之誤)是空手道最有權威的一個名手,至今仍是威震四方,他就沒你練過頭搥,而且他很豪氣的說:「我的掌刀能够打下去,把牛角打折,相信一個鐵頭遠比不上一隻牛角那麼堅實,如果有人肯把他的鐵頭給我試一試掌刀的滋味,一個掌刀劈下,他沒有喪命,我就從此收山,把我全部財產送給他。」 這是事實,鐵頭只是在必須的時間以詭計取勝,絕對不是硬到無法用掌刀打傷。 ![]() |
回《臥呼藏攏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