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學恆

極限冒險賽

  想像一下:在不見天日的叢林中奔跑,隨即攀岩登上峭壁的溪邊,接著划著獨木舟穿越激流,泳渡大湖,在經歷將近八小時的考驗之後,終於抵達目標。這是特種部隊的訓練嗎?不!你猜錯了。這是近來世界上最受矚目的運動之一:極限冒險賽(Adventure Racing)。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極限冒險賽是全然陌生的。要探討這項運動的起源,必須要回到一九七七年的夏威夷。駐紮在該地的美國海軍上尉約翰‧鄧巴偶然間和同事聊起硬漢的定義;眾人為了火奴魯魯馬拉松、單車環島和歐湖島海泳三項運動中究竟哪一項比較艱難而相持不下。這場討論激發了一個靈感:那就是次年舉行的夏威夷三項鐵人比賽,項目包括了2.4哩的海泳、112哩的單車競速、26.2哩的長跑。很快的,鐵人三項因其高難度和追求極限的特性,取代馬拉松,成為挑戰自我的新型態比賽。
  正如同馬拉松激發了鐵人三項的靈感一樣,鐵人三項也刺激了極限冒險賽的誕生。在一九八九年的紐西蘭,擔任巴黎達卡越野賽車播報員的傑拉德(Gerard Fusil)將鐵人三項的精神與越野賽車的特點結合,成為世界上最艱困的「高盧挑戰賽」(Raid Gauloise)。比賽多半在世界上最險峻的地形中舉行,時間長達十數天,賽程的直線距離至少數百公里以上;隊伍則分成五人的參賽組和兩人的後援組。比賽中的交通方式包括了任何非機械式的輔助:徒步、游泳、攀岩、騎馬、泛舟等等。
  在一九九三年,美國人馬克(Mark Burnett)邀請四名海豹特遣隊的成員協助訓練他,並且一同參與該年度的高盧挑戰賽。雖然最後馬克是靠其他四名隊員背著通過終點線,但他們也如願成為高盧挑戰賽中第一組完成賽程的美國人。稍後,馬克將這次的經驗結合他自己的構想,一併推銷給Discovery 頻道,就成了「體驗大自然」(Eco- Challenge)比賽,亦即是美國版的高盧挑戰賽。這項比賽在 Discovery頻道上的高度曝光,也間接的成為此類比賽普及的開始。
  在台灣,由於種種的原因,極限冒險賽一直沒有進軍此間的機會。因此,這次的「國家地理頻道 動感亞洲 自我挑戰越野賽」是第一次在台灣舉辦的國際級極限冒險賽。這次冒險賽是由亞太地區唯一的冒險旅遊雜誌「動感亞洲」(Action Asia) 所策劃,與國家地理頻道所共同主辦的。動感亞洲雜誌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就在亞洲地區舉辦這類的活動,香港、菲律賓和泰國都曾經是比賽的地點。這次的巡迴賽是從去年十月在泰國桂河大橋附近的國家公園展開的,接著於十二月在香港的新界舉辦,第三場賽事將在三月二十五日於桃園復興鄉舉行。
  這一系列的比賽中,每一場次都包括了野外競跑、橫渡激流、繩降、攀岩等多項綜合性的考驗。與鐵人三項不同的是,這項比賽強調的是三名隊友之間攜手共度患難的合作精神,有任何一名隊友落隊的比賽隊伍就算失去資格。另外,這比賽也十分強調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神,若參賽者有任何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也將會因此而被淘汰。國家地理頻道則會結合該地的人文景物特色,配合著製播一小時的節目。目前台灣就正在播出泰國地區的賽事,四月份將會播出香港地區的賽事,而五月份將會有全球的兩億人口收看在復興鄉舉行的這場極限冒險賽。
  負責協辦此次比賽的郭豐川老師表示,比賽的地點之所以會挑選在復興鄉,一方面是因為該地的地形包括了水庫、溪谷、叢林等多變化的地區,十分適合進行挑戰賽中多變化的綜合項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該地也是原住民古早時代狩獵人頭的小徑,擁有十分豐厚的文化及民俗背景,相當適合國家地理頻道製播節目,對全世界介紹台灣悠久的原住民文化。此外,籌辦這類的比賽並不如外人所想像中的輕鬆:整個比賽路線的設計、安全措施和人員的配置,以及各檢查點和供水站之間的安排,都需要極為嚴格且精密的計畫。此外,參賽人員的資格也必須經過篩選,才夠將安全的變數降到最低。郭老師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動感亞洲雜誌有舉辦這類比賽的經驗,台灣要自行舉辦相關的比賽,恐怕困難重重。
  不過,郭老師也表示,協辦這次的比賽雖然辛苦,卻也汲取了不少經驗。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的陳華恆秘書長也表示,這類的比賽之前在國內從未舉辦過,也因此民眾對這類運動比較少有認知。藉著這次的機會,應該可以大幅提昇有興趣者對極限冒險賽的認識。陳秘書長認為,極限冒險賽其實十分適合台灣這個從亞熱帶橫跨熱帶,地形多變的島嶼舉行。此外,路跑協會也一直在拓展路跑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久前所舉辦的「超馬」二十四小時長跑比賽就是一個例子。相信在時機成熟之後,由台灣所自行舉辦的極限冒險賽也將會出現,就請各位拭目以待囉!

台灣的週末戰士
  前文提到,世界上最出名的極限冒險賽如「高盧挑戰賽」、「體驗大自然」都是在極為艱困的環境中舉行,時間長達一週以上的比賽。舉例來說,二零零二年的高盧挑戰賽就是一場距離長達一千公里,為期十二天,位於中越邊境的山脈與叢林中舉行的嚴酷考驗。
  不過,除了這類最極端的比賽之外,極限冒險賽還有各式各樣的變體。包括了兩天一夜的山區越野、島嶼求生等。這次國家地理頻道主辦的自我挑戰越野賽是其中最平易近人的一個類別;在國外,這個類別的參賽者多半是戶外活動的愛好者,也就是在假日喜歡親近自然的週末戰士。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次台灣的參賽者是怎麼樣的週末戰士吧!

Feeling Rock(男女混合組)
  這一組的成員年齡十分輕,主要是由清華登山社的校友所組成的。李岳凌還是學生,蔡永誠目前在當紅的電子業工作;羅春梅則是在登山活動中和這群山友認識的攀岩高手,目前從事資訊方面的工作。三名隊員都是酷愛戶外活動,登山、溯溪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也是他們假日主要的休閒活動。不過,參賽隊名的背後,卻有一個沈重的故事。
  Feeling是清大登山社前社長王守德在BBS上的ID,他在遠征吉爾吉斯時意外發生山難身亡。一群因為他而認識山岳之美的好友,決定以各種形式繼續延續他對於登山的熱愛。首先,他們於去年成立了中華民國技術攀登協會,繼續推廣守德所熱愛的運動,紀念守德的攀岩場也將於三月二十四日於清華大學落成。去年十二月他們也同樣以 Feeling為隊名,獲得了第一屆山嶽鐵人比賽的冠軍。這次比賽不僅是他們對自我的挑戰,也是對亡友最適當的紀念。
  到目前為止戰積最為領先的是年齡總和必須超過一百二十歲的長青組中的「鐵人」(Ironman) 隊,他們不只在泰國當地以四小時多的成績獲得第一名,總和成績也超越了男子組的表現。在台灣,也有同樣優異的長青鐵人參賽喔!

展抱119(長青組)
  光從隊名就可以看出這隊伍來頭非凡,展抱是調查局訓練中心的名稱,而 119自然就是與烈火搏鬥的消防先鋒囉!他們的隊長譚勵平是高雄消防局預防科的科長,平日負責的是消防安全的宣導和教育,兩位隊員孟亞輝和呂國柱則都是法務部調查局打擊犯罪的調查員。譚科長自己曾經參與過多次的馬拉松和鐵人比賽,和兩位隊友也都是在路跑中認識的跑友。譚科長還曾經和孟亞輝遠征馬來西亞的德沙魯參加鐵人三項的比賽,花了七個多小時完成將近兩百多公里的賽程。讓人驚訝的是,譚科長雖然公務繁忙,還是保持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固定慢跑十公里的習慣;遇到比賽的時候,訓練的份量甚至會增加到二十公里呢!不過,他也很謙虛的表示,因為這次是第一次參加比賽,所以只希望能夠順利完成,不敢奢求太高的名次。

  圖說:高盧挑戰賽西元兩千年在在尼泊爾和喜馬拉雅山區進行的第十屆比賽地圖。
  圖說:2002年預計在越南舉行的高盧挑戰賽先遣偵察的照片。
  (這兩張皆由:Raid Gauloise Organization提供)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