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幻想童話」 | ||||||||||||||||||||
| ||||||||||||||||||||
![]() 「幻想」的文學作品,跟詩一樣,在捕捉普遍性的眞實時,也是採取隱喩的方式。「幻想」這個詞是發源於希臘古文的,如果照詞義來說是「使之變成眼睛看得見」的意思。依照詞典的定義又說;『是將知覺的對象,用心靈去理解。』或者說:『是把未經出現在現實的事情,變換成具象的作用。』 幻想部門的作品,能否在文學的世界中佔有永久性地位的決定因素,不僅僅是想像的力量,而且取有別的條件存在。譬如說作者的人生經驗,或表現的技巧就是。不過有人着手寫幻想童話,那麼我們最關心的還是他是否具有獨創的,想像的力量。 獨創的想像力,不僅是單純的思考才能,而且從抽象的世界,創造生命的力量。這種工作是深入神秘的奧底,把隱藏在凡人無法窺視的場所的事物,取置光亮的地方,讓凡人也能夠清晰的(或部分的)理解,因此除了詩人以外,只有幻想童話的作家,面對着這比別部門的文學更難以表現的寫作方式。 幻想童話的作家,是依據自己的創作力,喚起靈感,而使它披上象徵,比喻的,或夢的衣裳。這些作家的才能互有高低,上有充分表現獨創力的路易斯‧嘉露爾(Lewis Carroll),以及充滿了美麗幻想的喬治・馬克納特(George MacDonald)。下有寫了一些自以為是純粹的幻想,其實只是些造作、偶感的作品的人。要寫眞正的幻想作品,是必須具有非常高超的才能的。話雖如此說,我們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幻想童話,都要有「愛麗思夢遊奇境記」那樣高的水準。只有這個作品被當做文學來評價的時候,必須具有「愛麗思」或其他成功作品的某一部分品質才可以的。 幻想童話要具備些,雖是單純,但是很純粹的喜悅,以及明朗的,幽默的趣味。譬如A.A.米恩(Alan Alexander Milne)比想像力灌注到玩具動物的心中。特拉維亞斯(P. L. Travers,英國兒童文學作家)杷他那奇拔的幻想,含在故事的女主角梅雅莉・波萍斯(Mary Poppins)身上。心情溫柔愛動物甚於愛人類的羅利特爾先生(Doctor Dolittle,後來譯為杜立德醫生),飄流在浮島(Floating Island)的玩具人一家,還有「波巴和企鵝」(Mr. Popper's Penguins,後來譯為波普先生的企鵝)的機智和冒險,這些作品的確給了我們很豐盛的喜悅,無疑的,這些都是很有力量和價値的書。 ![]() 幻想的作品和其他虛構的作品一樣,必須具有故事性,必就是在故事中出現的人物,或超自然的精靈,或動物、玩具,都必須能夠吸引我們的興趣才行。還有這些角色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事件和事件之間的連鎖,也必須能夠引發我們的好奇心才行。「懸疑」要逐漸的趨向「高潮」,「故事」要能具備合理情形和必然性。 幻想童話本身是具有法則的,如果我們能用正確的評價基準去接觸,當然能夠充分的理解它。爲甚麼兒童們比較容易接受幻想作品呢?這是因為他們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驚異的心。失去了這種特質的成人,如果要他評判純粹的幻想文學作品,就會感到不知所措。 成人要怎樣才能踏進那奇異的世界呢?E.M.弗渥斯達(Edward Morgan Forster)說:『那就要了解幻想文學對讀者有怎樣的要求?它要讀者比讀別的書時,增添另一種東西。』 那另一種東西就是「第六感」,兒童們都有第六感,但成人在脫離兒童期的同時,也脫掉了第六感。吉普林克說:『這第六感是小精靈們留給人類朋友的禮物,獲得這份禮物的人,能夠比別人更深一層的看見石牆內的東西。』 要具有比別人更能看透石牆的視力,那就要做些別人不願做的事,也就是「主動地捨棄不相信的念頭」。故事中如果有幻想,在大部分人來說,是會妨礙他的理解的,因為脫離了現實的東西,一般人的知性是不容易接受的。可是兒童文學中最微妙的,最富於想像的,應該是幻想童話啊!更理解它,就要主動的與作者產生共嗚。縱使作者的創作力如何奇妙,如果讀者不肯傾耳靜聽,還是不能領會個中樂趣的。 就以「愛麗思夢遊奇境記」來說,假使能用看透石牆的眼光去閱讀,就能終生獲取「喜悅的分紅」。如果是漫不經心的瀏覽,那就像淡忘了的夢一般,只有混亂的一些印象。集中精神讀過「愛麗思」的人,當能了解許多人為甚麼總要經常引用那本書中的語句來說話或寫作了。 ![]() |
回《奇幻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