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季刊第八期


出版社:幻象雜誌社
出版日期:民國81年八月


張之傑〈編者的話〉

    大約四月中旬,本刊創辦人張系國先生來電,提出輪値主編制的構想,並要我從第八期起,擔任輪値主編一年。當時我較有空暇,於是欣然應命,開始為本刊略盡棉薄。

    接下《幻象》的輪値主編,不知不覺已將近一年。這一年,世事不知經過多少變化,文壇也不知經過多少滄桑;唯獨科幻,似乎仍然是一片死水,沒有任何突破。

    筆者最近赴北京洽公,和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一位先生談到科普、科幻刊物。他表示,八十年代初曾經風行過一陣子,現在則乏人問津。談到台灣的科學月刊如在大陸發行可發行多少份時,他說:「頂多三千。」我有點不相信,他進一步補充道:「我們辦的那份刊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機關刊物)才發行兩千份。」十一億人口的大國,只有兩、三千個科普讀者,我除了搖頭,實在無話可說。

    筆者到了杭州,就近打電話給上海的幾位科幻作家,大家都表示,因為讀者太少,很多作家已擱筆不寫了。在西湖畔舉行的第五屆合作出版洽談會上,筆者尋遍書展場,也找不到一本科幻小說!科幻之不受重視,不能不令人浩嘆!

    在杭州和北京的書攤上,盡是些半黑半黃的讀物。瓊瑤的言情小說和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更是不可或缺的搶手貨。和書展場的情形一樣,書攤上也沒看到過一本科幻小說!

    海峽兩岸儘管意識形態歧異,但閱讀習性卻有志一同。台灣只有一份科幻刊物(本刊),大陸也只有一份科幻刊物(《科幻世界》)。在為數可憐的讀者的支撑下,海峽兩岸的兩份科幻刊物,遂成爲維繫科幻命脈的孤臣孽子。在言情、武俠和一些雜七雜八讀物的夾殺下,兩份科幻刊物的處境實在不樂觀。

    然而,孤臣孽子的可貴處,就在其對目標的篤定及對信仰的堅持。我們堅信,一旦中國發展得有如歐、美、日本,科幻就會取代武俠,而成爲大衆所最喜愛的通俗讀物。展望未來,這一天必將降臨神州大地。

    作為台灣唯一的科幻刊物,我們必將寫入史册。在未來的中國科幻史上,《幻象》將是耀眼的兩個字眼。





第八期目錄

〈編者的話〉
張之傑
科幻漫談
〈生命、心靈與科幻小說〉
周成功
〈同樣的「點子」,不同的「樣子」〉
黃海
科幻影話
〈銀河前哨深太空九號──九〇年代星劇的世代交替〉
葉李華
科學報導
〈空中幻景──海市蜃樓〉
劉昭民
〈立足小分子,縱情大宇宙──記大陸「中國UFO硏究會」盛事〉
呂應鐘
大陸科幻美術作品
〈乘鶴〉
向際純
〈吉祥鳥〉
向際純
科幻小說
〈眼中塵〉
劉衛華
〈維納斯的憂鬱〉
方以庸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李逆熵
科幻接力小說
〈第五向度〉(第七章)
楊麗玲
詩話
〈科幻詩初探〉
辛鬱
科幻界
〈跨海的新橋──介紹「吕應鐘科幻文藝獎」〉
編輯部
〈爲「呂應鐘科幻獎」進一言〉
張之傑
〈「灰姑娘」在佛洛依德堡──追記一九九二年世界科幻年會〉
譚楷
幽默小說
〈恨女人的人〉("The Misogynist")
詹姆斯•耿恩(James E. Gunn)、醒石譯
〈玩偶之家〉("The Lost Word")
詹姆斯•耿恩(James E. Gunn)、醒石譯
科幻漫畫
〈啓示錄〉
(第二章)陳能明
〈宇宙紀事館〉
溫啓斌
〈漫畫評•其實,漫畫是很「科幻」的〉
鄭興國
人物顯影
〈尋找倪匡〉
葉李華
長篇小說
〈轉世暗號〉
倪匡



Internet Archive 全文下載



回《幻象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