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季刊 | ||
![]() 發刊詞 爲什麼要辦科幻雜誌?在現階段創辦這樣一份刊物,有什麼意義? 每次朋友問我,我的腦海裡就浮現這樣的幻象:在荒涼遼闊的黃土地上面,一頭滿身堅甲的怪獸和赤裸著身體的巨人正進行著殊死鬥。怪獸名喚「過去」,巨人名喚「未來」,他們的戰鬥,使得山岳動搖,天地變色。巨人被怪獸刺戳得混身流血,仍不屈不撓的奮鬥,終於跪著抱住怪獸的頸項,一下把獸按倒在地上。那獸輸了,化成泥像,被巨人一拳一拳擊成粉碎。勝利的巨人想要站起來,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挺不直身軀:他身上流的血凝結成為塊塊褐色鱗甲,他的手和脚迅速長出密密的黑毛。巨人驚駭狂喊,哀聲震動天地。這變形的怪獸轉過頭•正好看見從海裡一步步走向陸地的新生的巨人…… 我們生活在變動極大的時代裡,這時代的特徵,就是一切的事物都在改變,並且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一年前的臺灣,和現在的臺灣完全不同;一年前的中國大陸,和現在的中國大陸也完全不同。但是一方面我們正以為已經進入光明的「未來」,卻驚駭的發現我們仍然面對醜陋的「過去」。另一方面,我們又發現似乎堅不可摧的「過去」,在下一個刹那就會變成易碎的泥像,抵抗不住「未來」的輕輕一擊。一切事物都在改變,我們對「過去」和「未來」的認識也不斷在改變,而且兩者交互影響。 若干年前,我曾提出「全史」的的構想。我認為,歷史不僅應包括「過去」,也必須包括「未來」。包括過去和未來的歷史,我稱之為「全史」。現代人不能祇了解過去,也必須了解未來,向未來尋找歷史的根源。 科幻小說的長處,正是它處理的題材包括人類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科幻小說家都是全史學家,因為他們所要探究的是人類整個的精神面貌。科幻小說的基本精神,就是它不斷在突破「過去」的束縛,設法一窺「未來」的究竟。但科幻作家又深知,「過去」和「未來」之間,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星際大戰」片首的字幕,不說「在那遙遠的未來」,而說「在那遙遠的過去」。其實,遙遠的未來也就是遙遠的過去。當我們設法理解六月間北京天安門發生的悲劇時,我們就突然發覺,「過去」和「未來」是如何的逼近,又如何弔詭的糾纏在一起! 爲什麼要辦科幻雜誌?分析到最後,仍然是為了敎育民衆、喚醒民衆。人們愛說,不了解過去就是忘本。其實,不了解未來同樣是忘本,而且更加危險。我期望幻象雜誌是一座過去和未來之間的橋、老年中國和少年中國之間的橋、黃色文明和藍色文明之間的橋、大陸中國和海洋中國之間的橋。 這樣的一份刊物,我相信可以編得豐富活潑、多彩多姿、生動有趣。幻象雜誌計畫介紹外國的優秀科幻作品,同時也鼓勵本土科幻創作。科幻小說可以趣味,但科幻並不是逃避,而是在更深的層次反省人類的處境,這也是幻象雜誌的發刊宗旨。謹將這份刊物,獻給少年中國的千萬讀者。 |
||
幻象季刊創刊號
|
||
幻象季刊第二期
|
||
幻象季刊第三期
|
||
幻象季刊第四期
|
||
幻象季刊第五期
|
||
幻象季刊第六期
|
||
幻象季刊第七期
|
||
幻象季刊第八期
|
||
幻象科幻雜誌第101期
|
||
幻象科幻雜誌第102期
|
||
幻象科幻雜誌第103期
|
||
幻象季刊第104期
|
回《科幻譯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