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段 << >> 第二段 << >> 第三段 << >> 第四段 << >> 第五段 <<
【亞瑟神劍】

戲院牆上海報寫著「下週放映:神劍 (Excalibur)」,代表韋恩夫婦死在上映期間(1981年)。
「神劍」講的是亞瑟王和圓桌武士的故事,電影海報標語是:
「Forged By A God. Foretold By A Wizard. Found By A King.」 (經天神淬煉;被巫師預知;由國王尋得)

標語原本指的是神劍,但也可能是影射正義聯盟(超人天神;雷克斯巫師;蝙蝠俠國王)。亞瑟王召集圓桌武士的故事意涵更是明顯,所以這裏的「COMING SOON」也是在預告「正義聯盟」電影快來了。
「神劍」的劇情根本就是大劇透。
- 烏瑟王(氪星)遺留了神器石中劍(氪星科技),被其子亞瑟王(超人)取得,隨後建立了圓桌武士團。
- 第一武士蘭斯洛特(蝙蝠俠)貪戀亞瑟王之妻,在亞瑟王姐姐摩根(雷克斯)的陰謀下,與亞瑟王麾下武士金魁剛決鬥而勝。
- 亞瑟王(超人)發現兩人不倫後灰心喪志,拋棄了石中劍(氪星科技),其姐摩根(雷克斯)藉機上了亞瑟王(超人),兩人血脈結合生出了受詛咒的私人子莫桀(氪星與人類之子毀滅日)。
- 莫桀(毀滅日)起兵造反,殺了自己母親,最後「用矛」與亞瑟王(超人)決鬥「雙亡」。
除了劇情外,「神劍片中大量運用了綠色光影(氪石)和盔甲,這些都是「正義曙光」片裏的重要元素。

右方看板則註明了上映時間是下週三,但現實世界中的「神劍」在美國其實是在1981年4月10日星期五上映的。「下週三」對美國觀眾會比較熟悉,因為這是美國漫畫固定每週的出刊日。導演就是宅,怎樣?
|
【蘇洛印記】

另一張海報上的是1940年版的蘇洛的印記 (The Mark of Zorro)。在大部分漫畫設定裏,韋恩夫婦特別帶布魯斯去看這部電影,在散場後遇襲而死。
蒙面俠蘇洛的故事和行事風格影響布魯斯很深,蝙蝠俠的出現基本上就是在發揚蘇洛精神的。
片名「蘇洛的印記」也被直接翻版,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蝙蝠俠要在壞人身上烙印。

|
【高譚旅行指南】
畢竟是漫畫改編電影,片中許多地名是照搬自漫畫。

在兇手與韋恩夫婦相遇的街角旁有塊告示牌,上面分別寫著「G Gotham River」與「To Westward Bridge」,兩者都是高譚市 (Gotham City)中的地名。


導演完整版裏,警網雙雄趕赴事發地點時,途中背景出現一棟大樓寫著「ACE CHEMICALS」。這間位於高譚市的化工廠經常在蝙蝠俠故事中出現,多半是被壞蛋拿來利用當躲藏的巢穴。


導演完整版裏的克拉克找到一份報紙,講述被蝙蝠俠送入大牢的犯人都有生命危險。報上記載他們被關的地方是黑門監獄 (Blackgate Penitentiary),這是高譚市最有名的場景之一,精神正常的犯人通常都會被送去這裏。
|
【蝙蝠俠之父】

製作人員名單中列著「蝙蝠俠由 Bob Kane 與 Bill Finger 共同創作」。自1939年以來,這裏通常只掛著Bob Kane的名字,這是大螢幕上首次出現Bill Finger。
蝙蝠俠的概念是由 Bob Kane 構思出來的,但是他最早賦與蝙蝠俠的形象與超人很類似。於是他尋求 Bill Finger 的意見,由 Bill Finger 一手打造出我們熟悉的蝙蝠俠名字、外貌和特性,而羅賓、綠燈俠等知名角色也出自他之手,在六○年代以後也為DC與漫威漫畫公司寫過不少故事。
或許是因為合約問題,還是某個已無從考證的原因, Bill Finger 的名字一直沒有印在作者名單上。長久以來官方都只以 Bob Kane 為蝙蝠俠唯一創作者。但漫畫迷間都知道實情,Bob Kane 也公開承認 Bill Finger 是蝙蝠俠的重要推手。在兩位作者都過世之後,經由 Bill Finger 遺族努力,DC娛樂集團終於在 2015 年公告在未來作品中都將列入 Bill Finger 大名。

在日本漫畫家浦沢直樹和長崎尚志的合作作品《比利蝙蝠》(BILLY BAT) 中有描述美國知名暢銷漫畫的知名作者其實並非臺面上的創辦人。雖然創辦人的形象(疑似)取材自華特·迪士尼 (Walter Disney) ,但讀者們由漫畫名稱、故事情節、偵探漫畫設定和漫畫構圖都猜測漫畫主角影射的是蝙蝠俠及其創作歷史。
|
【四馬攢蹄】

在布魯斯在煙塵中突然看到一匹馬走過。雖說美國有騎馬的騎警,路上有馬閒逛也是很合理的,但這個場景還是令人感覺埋哏。
之後跟馬有關的場景還是不斷出現,例如國會爆炸之後,騎警的馬嚇到人立起來,立刻擺出了《黑暗騎士歸來》中的畫面:在一片混亂中,蝙蝠俠彷若天將下凡般騎馬現身,率領著徒子徒孫平亂賑災。



但這還是難解第一匹馬之謎。在細數全片場景後,導演的潛在含意才終於浮現出來。本片中有馬的場景出現四次,一共出現四匹馬,這正符合了聖經新約啟示錄中所述帶來災害的四位騎士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來,勝了又要勝。」在大都會市之戰時,氪星人武裝降臨人間,擊敗他們也是氪星人,這是象徵著征服。
「另有一匹馬出來,是紅的,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國會爆炸掀起了人對神宣戰,開啟了神人對神的鬥爭,這是象徵著戰爭。
「有一匹黑馬。騎在馬上的手裡拿著天平。我聽見在四活物中似乎有聲音說:『一錢銀子買一升麥子,一錢銀子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克拉克養父對克拉克說起過去,大水來臨時他成功自保,卻害死鄰家無辜馬群,以不能完全悻免的天災象徵著瘟疫。


最後在克拉克‧肯特喪禮上,兩匹馬拉著他的遺體緩緩而行。「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做「死」,陰府也隨著他。」


天啟四騎士出現,可見這就是在預告:X戰警:天啟 (X-Men: Apocalypse)將於2016年5月19日在台全面上映!... ...等等,不對不對!那是死對頭公司的片子啦。
在本家漫畫裏也有天啟四騎士 (Four Horsemen of Apokolips) ,他們的登場象徵天啟星 (Apokolips,音同 Apocalypse)即將來臨,也就是黑暗魔君 (Darkseid)要來囉。
|
【十字斷壁】

不知道是刻意安排還是碰巧?倒向小女孩的斷垣殘壁呈現十字架形狀。如果超人在片中代表救世主或上帝,這幕或許可以解讀成布魯斯想在擁有大能的神不經意造成的傷害下保護人類?(不過實際上也的確是。)
片中很多類似場景都會故意弄個十字架出來,斧鑿痕跡有點明顯,最後決戰時也是。


搞不好導演是在模仿Alan Moore大師的對稱故事美學?「喪禮 ── 死亡 ── 十字架 ── 英雄救美 ── 雙雄握手 ── 雙雄戰鬥 ── Mommy Issue ── 爆炸 ── Daddy Issue ── 雙雄戰鬥 ── 雙雄握手 ── 英雄救美 ── 十字架 ── 死亡 ── 喪禮」
|
【Kahina Ziri】

前導漫畫中有提到超人一直避免介入戰爭,這次的陰謀害他破戒,也造成議員們對他開始猜忌。

出來控訴的女子名叫 Kahina Ziri ,Kahina在漫畫中是水行俠的夥伴,屬於及其他 (The Others)一員。她死前預知了黑蝠魟可能會殺掉國王水行俠。Ziri不知道是不是Siri諧音?綜合來看,這或許是暗示她希望黑蝙蝠殺掉超人國王?
|
【超人下廚】

超人買了鮮花和食材回來,對露薏絲說:「我來煮飯,給妳一個驚喜。」
這個驚喜的確很大。在1980年的電影超人第二集 (Superman II)的刪剪片段中,超人把露薏絲帶到孤獨堡壘後,親「眼」為她作了舒芙蕾。

送鮮花可能也是一種對比。同樣在超人第二集刪剪片段裏,超人從北極飛去加勒比海小島採花送給露薏絲,相對在本作中的超人只是像普通人去店裏買花,顯示出神想融入人類的意向。
|
【穿鞋進浴缸】

超人穿鞋進到澡盆裏跟露薏絲共浴,整個世界難得只有兩人存在。
雖然不太喜歡用宗教觀來解讀漫畫,但超人的創作者和本作導演都有這種企圖,所以來試試從這個角度來找找彩蛋。從新約來看,耶穌的生平有幾個重要時期:降生、行神跡、洗禮、試探、變像、受審釘十字架、死亡、埋葬、重生與升天。如果將兩部電影視作耶穌的一生,從降生到試探都應該在前作超人:鋼鐵英雄 (Man of Steel)講過了;但如果將本作單一拉出來看,那還有哪一幕會比澡盆更像受洗 (Baptism)呢?
為耶穌施洗的是「施洗約翰」,也是將耶穌介紹給世人的聖者。施洗約翰後來指責希律王娶了兄弟的妻子希羅底,遭致希羅底怨恨而入監。希羅底希望他死,但希律王敬他是聖人而不願殺他。直到希律王生日時,希羅底女兒一舞引得希律王龍心大悅,允諾她可以許一個願望。希羅底女兒聽從母親之言,許願要施洗約翰的項上人頭,希律王只好把聖者宰了。在雷克斯要超人去取蝙蝠俠人頭時,有網友也聯想到這段故事。

補充一個腦補聯想:網路討論區裏有一篇另類的爆笑感想是:「克拉克居然穿鞋進澡盆?!他女友脫光光躺在裏面耶,他都不會想到鞋上有多少細菌嗎?矮額~」這個也是有典故的啊,來看《馬可福音 1:7》:「約翰宣講:『在我以後要來的那一位比我偉大多了,我就是蹲下去替他脫鞋子也不配。』」
|
【中場尼克森】

在導演完整版中多了一個段落,兩個警察不理呼叫,自顧自地在看美式足球。球賽中途畫面上很突兀地出現一個人舉著大看版,上頭貼的是尼克森總統相片。
這又是出自導演的前作守護者電影版,尼克森是故事前段的重要背景,他要求超級英雄們去參加越戰。或許是在影射前一段超人介入戰爭之事。
另外,畫面右下角出現的剛好是52號球員,這是DC漫畫出版社的魔術數字。
|
【末日近了】

在導演完整版中,警員們看完球賽終於出發去處理事件。途中經過一處招牌,上面大大的塗鴉寫著:「THE END IS NIGH」(末日近了!)
這又是出自導演的前作守護者,這塊末日牌是漫畫的開場,並在故事前段持續出現,是貫穿故事主旨的象徵。
|
【布魯特斯】

不知道這是不是彩蛋?蝙蝠俠拷問的皮條客在電影裏有設定名字:Cesar Santos,跟知名古巴畫家Cesar Santos同名。他的畫風擬真,擅長將古典畫作與現代藝術結合,素材中少不了各人種的正妹。
所以樓下那些女生只是模特兒?蝙蝠俠你誤會大了啊。

換個方式思考,Santos在拉丁語意即「聖 (Saint)」,Cesar音同凱薩大帝 (Caesar),這位獨裁皇帝最後被好友布魯斯...講錯,布魯特斯刺殺。哼嗯,有趣的事件和諧音巧合啊。
|
【蝙蝠印記】

「蝙蝠印記」 (Mark of the Bat)是對應到一開始看到的電影「蘇洛的印記」,應該是在模仿蘇洛,他每次打敗壞人後,會在他們身上留下自己的Z印記。只是蝙蝠俠都偷懶用蓋章的。
|
【變聲器】

阿福在測試變聲器說著「Funnel, fairy, bubblebath. Funnel, fairy, bubblebath.」,這也是在致敬名偵探柯南黑暗騎士三部曲。
雖然不是第一個在大螢幕上變聲的蝙蝠俠,但黑暗騎士三部曲中有提到這是布魯斯特別練習的結果,目的是讓蝙蝠俠聲音聽起來不像布魯斯‧韋恩。該片中飾演蝙蝠俠的克里斯汀·貝爾 (Christian Bale)不靠後製,完全靠自己演出兩種聲音。比起來班·艾佛列克真是太幸福了。
|
【白葡萄牙人】

布魯斯提到他正在追蹤「白葡萄牙人」 (White Portuguese)。
葡萄牙人幾乎都是白人,導演會特別強調「白」,應該是因為葡萄牙人是非洲大陸第一個遇到的白人人種。從那之後,歐洲各白人帝國紛紛入侵,奴役黑色大陸數百年。在雷克斯眼中,白葡萄牙人正是超人的寫照,如果奉之為神,人類將會成為超能人類和外星人的奴隸。
|
【面具魅影】

阿福說白葡萄牙人「If he is indeed a him. You don't know if he exist. He could be a phantasm. 」(他不一定是男人。你不知道他存不存在。他可能只是個魅影。)
這句話指的是1993年的動畫電影Batman: Mask of the Phantasm,蝙蝠俠在片中一直追著一個叫作魅影 (Phantasm)的神秘壞人。最後他發現魅影是個女人,還是跟自己訂過婚的前女友。
|
【水利委員會】

刊載「蝙蝠印記」的報紙左方有一則小新聞:「Funding Cuts to Water Board.」(水利委員會預算被刪),看來某處的水源即將出問題,這會不會跟之後水行俠的故事有關呢?
|
【我們是罪犯】

布魯斯對阿福說:
「We are criminals, Alfred. We've always been criminals.」
(我們是罪犯,阿福,我們永遠都是罪犯。)
這句話來自《黑暗騎士歸來》。超人回憶蝙蝠俠當年面對家長團體時,以這句話回應,並且補上「我們必需是罪犯」。

這也讓人想起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電影中哈維‧丹特說過的話:
「You either die a hero ,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你不是身為英雄而死,就是活得夠久而成為壞蛋。)
|
【好人】

接下來是一段關於「好人」的對話:
阿福:
「Everything's change. Men fall from the sky, and gods hurl thunderbolts, innocents die. That's how it starts. The fever, the rage, the feeling of... powerlessness, that turns good men...cruel.」
(一切都變了。 異人從天而降,眾神扔擲雷光,無辜之人死傷。 這就是改變的開端。 熱衷、憤怒、無力的感覺,讓好人也變得...殘酷。)
他指的是布魯斯。不久之後,兩人爭論是否該對超人宣戰。阿福想說服布魯斯,超人不是敵人,但布魯斯不接受,他說:
「Twenty years in Gotham, Alfred. We've seen what promises are worth. How many good guys are left? How many stay that way? 」
(在高譚廿年,阿福,我們知道「保證」能值多少價值? 多少好人忘了他們保證的話?多少人能保持初衷?)
他隱含地回應了:「連(曾經堅持不殺人的)我都變殘忍了,你相信超人?」
雷克斯遇到超人時也補上一槍:
「What we call God depends upon our tribe, Clark Jo. Because God is tribal. God takes sides. No man in the sky intervened when I was a boy to deliver me from Daddy's fist and abominations. I've figured it out way back, if God is all powerful, he cannot be all good. And if he's all good, then he cannot be all powerful. And neither can you be. 」
(我們依教派來稱呼我們的神, 因為神是分教派的;神是選邊站的。 我被爹地毆打凌虐時,沒有人從天上飛來幫我。 我後來想通了, 如果神是全知全能,那祂肯定不至善; 如果祂至善,那祂肯定不全知全能。 而你兩者都不是。)
雷克斯想證明超人既不完全善良,也並非無所不能,他跟我們凡人一樣脆弱。諷刺的是,就是因為認清他也有凡人的一面,讓蝙蝠俠開始接納超人。在最後,布魯斯對戴安娜說:
「Man is still good. We fight. We kill. We betray one another. But we can rebuild. We can do better. We have to.」
(人類還是好的。 我們鬥爭、我們殺戮、我們背叛彼此。 但我們可以重建,我們會越變越好。 我們必須越變越好。)
正所謂「一個神不夠,七個神總夠了吧?」超人背著罪死去之後,蝙蝠俠從罪犯變回了好人(至善屬性GET),而神力女超人會把其他超能人士找出來,建立團隊各展其能來保護地球(全知全能屬性GET)。眾神真的要降臨了。
|
【來自星星的你】

阿福提到氪星人時刻意說他們是「Men fall from the sky」,字面意思是「從天上下來的人」。這是來自綠野仙蹤 (The Wizard of Oz)的台詞。北方好女巫介紹桃樂絲時是這樣唱的:
「Come out, come out, wherever you are and meet the young lady, who fell from a star. She fell from the sky, she fell very far, and Kansas, she says, is the name of the star.」
(出來~出來~從你們躲藏之地出來~ 來見見這位年輕姑娘,她從星星上下來。 她從天上下來,她從很遠的地方下來。 她說那顆星星的名字叫作堪薩斯。)
誰跟桃樂絲一樣同時來自星星和堪薩斯呢?更別提兩人下來時都跟歌詞說的一樣,造成了「房屋龜裂,廚房飄移」(The house began to pitch. The kitchen took a slitch.)。
綠野仙蹤電影版於1939年上映,幾乎跟超人同歲。
|
【翡翠城】

雷克斯形容在海中找到的大塊綠色氪石有如「翡翠城」 (Emerald City),也是來自大家熟悉的綠野仙蹤。
|
【超人類學說】

雷克斯對議員提出「超人類學說」(Metahuman Thesis),作為美國政府應該積極作為的理由,他暗示了會出現越來越多超能人類或外星人。
雖然不是第一個漫畫超級英雄,但超人的誕生對漫畫出版趨勢造成了重大影響,開啟了美國漫畫黃金時代。抽象來說,有了超人出現,才帶給我們今日所見玲瑯滿目各形各狀的漫畫角色,因此超人被視為英雄漫畫領頭羊。而DC漫畫公司New 52 世紀企畫中甚至直接將這層象徵意義變成實際設定:地球在超人出現前只是與現實歷史類似的普通社會,但超人出現後,超能人類陸續浮現,外星人也不斷來訪,超人現身的事件被視為人類歷史上重要轉折點,也因此讓他被反超能人士當成罪魁禍首。
|
【超人事蹟】

在Wally的剪報牆右上角有兩則新聞並列:「超人擋下了飛彈攻擊」、「超人移動地盤阻止了一場大震災」。這兩件事蹟剛好是超人電影版 (Superman)中超人最後的任務。
李維超人解完任務後獲得「倒轉地球」的技能,卡維超人你要是也學會,後面劇情不就跑得很輕鬆了嗎?
|
【動作漫畫第1期】

Wally牆上正中央貼的超人舉車圖是致敬《動作漫畫第1期》封面,也是超人首次登場的作品。
|
【工作人員列表】

超人雕像下方的慰靈碑上刻著當年事件中的無辜死難者姓名,但實際上都是本片工作人員...你們死得好冤啊。
|
【助理名牌】

有影友在星球日報的場景中有看到「照片編輯 Liz Ritenour」 (Photo Editor Liz Ritenour) 的座位名牌,Liz
Ritenour其實是電影美術部門的一個漂亮助理,本人還在FaceBook上炫耀這件事。
|
【超人鐵粉】

在電視中報導噴漆事件的無名記者由Jay Towers飾演。他是死忠的超人鐵粉,從他辦公室裏滿滿的超人物品可以證明,連他主持電台節目時也是三句不離超人。導演Zack Snyder得知後,承諾他如果可以守口如瓶,就會讓他在電影裏插一腳。

他的電台同事Erica R. Erickson大概是託他的福,也在電影裏尬上一角,而且演的角色還是自己,在電視上播報太空船發生了異常放電現象。
|
【格鬥高手】

布魯斯幫助了一個地下競技場的黑人選手。如果這位選手繼續努力,未來得以在世界拳擊場比賽,那就可能成為第二代蝠翼俠 (Batwing)。從電影中來看其實可能性還蠻大的,因為他打敗的對手是真正的高手,美國終極格鬥錦標賽選手Todd Duffee!
第二代蝠翼俠本名叫路克‧福克斯,盧修斯‧福克斯之子,拳擊場的常勝軍。在前任蝠翼俠離職後,努力向蝠翼俠爭取成為他的新幫手。
|
【駭客手機】

布魯斯的手機不知不覺地隔空複製了格別烏猛獸手機。
布魯斯不是第一次使用這個黑科技手機,在電影黑暗騎士中,盧修斯‧福克斯只是把手機放在一樓櫃檯,就可以掃瞄整棟大樓的結構傳送給布魯斯,比起來自動複製只是小兒科。不過後來蝙蝠俠濫用這項技術,讓盧修斯‧福克斯氣得以罷官要脅,結果布魯斯讓他毀去系統方得罷休。
|
【芭蕾舞伶】

布魯斯說他跟一位波修瓦劇院芭蕾舞伶(Bolshoi ballerina)鬼混三天只學會這句俄文。
在電影黑暗騎士中,布魯斯真的跟一位叫Natascha Patrenko的莫斯科大劇院 (Moscow Ballet)芭蕾舞伶約會,還用舞團當障眼法偷跑去香港查案。波修瓦就是莫斯科大劇院的名稱。
|
【早安城市】

總編佩瑞意指布魯斯天真時說:「Good morning, Smallville.」(早安,小鎮村),這句話是來自電視劇超人前傳(劇名即小鎮村)。在劇中有個晨間新聞節目就叫「早安,大都會市」(Good Morning, Metropolis),露薏絲和克拉克還去試鏡想當主持人,最後沒上。

這個彩蛋點比較薄弱,有可能只是個巧合。「早安啊某某~」本來就用於諷刺對方太菜,對世事一無所知;而「早安【城市名】」也常見於地方晨間節目名稱,連《黑暗騎士歸來》裏都有個節目叫「早安高譚市」。
|
【紅外套來囉】

「紅披風來囉~紅披風來囉~」(The Red Capes are coming!) 這個小調是改編自「紅外套來囉」(The Redcoats are coming!)的軼聞。
相傳在美國獨立前夕,美獨分子Paul Revere得知穿著紅外套的英軍起兵,連夜騎馬大喊「紅外套來囉~紅外套來囉~」通知黨人作好準備。之後民黨與英軍爆發衝突,開啟了美國獨立戰爭。
(不過據考證,他其實喊的是「正規軍出動了!」(The regulars are coming out!))
「紅披風」在字面上似乎指的是身著紅披風的超人,但是原文中紅披風是複數,因此雷克斯可能是在警告議員:超能人類或外星人們即將到來。這也呼應到之前說的「超人類學說」。
下一句則是「One if by Land, Two if by Air.」(閃一下代表他們要從陸上來,閃兩下代表從空中來。)如果Paul無法親身趕上,也事先約定用信號燈代替預備方案。但歷史上原本是「One if by Land, Two if by Sea.」(閃一下代表他們要從陸上來,閃兩下代表從海上來。),雷克斯故意改成「從空中來」。

當然這裏也置入了廣告行銷意圖,告訴觀眾接下來有很多DC英雄電影要上囉,荷包快準備好!
|
【斗大的蝙蝠】

布魯斯夢到悼念母親時,墓碑突然爆裂出現蝙蝠型的大怪物。這個情節與《黑暗騎士歸來》開頭的情節類似,老布魯斯在思念雙親時,一隻大蝙蝠撞破飛來窗戶,並出現了蝙蝠俠的標誌。

人型大蝙蝠則可能是蝙蝠怪 (Man-Bat )或者惡魔Barbatos,兩者都曾是蝙蝠俠在漫畫中的敵人。
|
【空酒窖】

阿福拿起酒瓶說:
「I hop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aynes won't inherit an empty wine cellar.」
(我希望韋恩家族的下一代不會面對一個空酒窖。)
這段幾乎照抄《黑暗騎士歸來》的漫畫台詞。
|
【絕子絕孫】

阿福接著說:
「Don't think there's a likely to be a next generation.」
(從來沒想過有下一代的可能。)
這句話也是來自《黑暗騎士歸來》,在前句之後,漫畫裏接著上一句話的是:「儘管從您最近的社交安排看來,擁有下一代的希望...」
不過在漫畫主線裏,布魯斯的確有下一代,最早是用領養的,訓練後變成羅賓。後來發現自己私生子流落在外,收回來以後還是訓練成羅賓。怪不得他常常會懷疑是正太控。
|
【邀請函】

這張雷克斯送來的邀請函上滿滿的暗示,至少有五處彩蛋。
舉辦宴會的地址上有著「DM」字樣,劇組把大都會市變成一個特區(District of Metropolis)了。另一個佐證是大都會市的首長是叫 Governor (州長),而非如漫畫裏比較常用的 Mayor(市長)。
主辦人寫著雷克斯的全名:「亞歷山大」(Alexander)!雷克斯以此暗喻他是亞歷山大大帝,證據是背景中有個神廟,那是阿耳忒彌斯神廟,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焚毀的日子跟亞歷山大大帝誕生同一天,雷克斯當然就是以此聲明他與天神水火不容。
這座神廟也作為接下來一堆希臘神話哏的開端,因為月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在羅馬神話中變成了「戴安娜女神」(Diana),「那個女人」就要登場啦!如果提示還不夠,可以仔細看看紙上的大字浮水印。最上面的字因為鏡頭很快滑過看不清楚,看上去像是倒寫的「GAdot」或「GAL」,但左方「GAL」三個大字就很明顯啦!這不就是在預告Gal Gadot飾演的神力女超人要來參加宴會囉。
在稍後宴會片段裏也偶爾浮現神廟圖樣,像是大門樣式和蛋糕。





宴會日期是十一月一日──墨西哥死靈節的第一天,所以後來有超人看新聞去救小女孩的事件。但這天也是天主教全聖節 (All Saints' Day) ,宴請所有聖人的日子。雷克斯一場宴會就請齊了DC三大聖者,面子也不能說不大了!

最後,左下角一個小簽名快速飄過:「Misha Bukowski」,那是本片偷偷自肥的助理導播啦。
|
>> 第一段 << >> 第二段 << >> 第三段 << >> 第四段 << >> 第五段 <<
|
|